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蚯疽草

蚯疽草

《中药大辞典》:蚯疽草

药材名称蚯疽草

拼音Qiū Jū Cǎo

别名白头菜、夜明草(《广西药植名录》),肉桂草、泥鳅菜(《福建中草药》),鱼眼草茯苓菜(《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胡椒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被柔毛或秃净,枝和干有棱角。叶互生,具柄;叶片膜质,分裂或不分裂,顶部裂片阔卵形,有粗锯齿。头状花序,极小,近球形,直径3~5毫米,排成顶生圆锥花序;总苞片阔椭圆形;苞片2列,边缘膜质;花托秃裸;花极小,白色,管状,外围的雌性,多列,全发育,中部的两性,发育。瘦果倒卵形,扁平,秃净或近秃净。花期夏末至冬初。

生境分部生于原野荒地。分布我国东南部。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辛,平。"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利尿。治小儿外生殖器肿胀,疔毒,喉炎,挫扭伤。

①《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清热利尿。"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喉炎,病后虚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蚯疽(小儿外生殖器焮肿),小便不利:鲜蚯疽草和冬蜜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疔毒肿痛:鲜蚯疽草和米稀饭,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扭伤肿痛:干茯苓菜研末,每次二钱,酒送服;另用鲜茯苓菜捣烂调些洒,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④治毒蛇咬伤:鲜茯苓菜捣烂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蚯疽草

药材名称蚯疽草

拼音Qiū Jū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Auriculate dichrocephala

别名白头菜、夜明草、肉桂草、泥鳅菜、鱼眼草茯苓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鱼眼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rocephala auriculata(Thunb.) Druce[Ethulia auricul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鱼眼草一年生草本,高15-50cm。茎直立或铺散,无毛或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10cm,大头羽裂,顶裂片宽大,宽达4cm,侧裂片常1对,稀2对,两面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头状花序极小,球形,直径约5mm,生于叉状分枝顶端,多数头状花序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状;梗长达3cm;总苞片1-2层;花托半圆球形突起,上端平;盘花两性;能育;花冠先端有4-5齿。瘦果扁,有加厚的边缘;无冠毛。花期夏末至冬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山坡林下或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及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扭伤肿痛;疔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3-6g。外用:适量,鲜草捣敷。

复方①治蚯疽(小儿外生殖器焮肿),小便不利:鲜蚯疽草和冬蜜捣烂敷贴。 (《福建 民间草药》)②治疗毒肿痛: 鲜蚯疽草和米稀饭,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③治扭伤肿痛: 干茯苓菜研末,每次二钱,酒送服;另用鲜花等菜捣烂调些酒,敷伤处。 (《福建中草药》)④治毒蛇咬伤: 鲜茯苓菜捣烂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清热利尿。

2.《广西药植名录》:治喉炎,病后虚弱。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莎草蕨

    药材名称莎草蕨拼音Suō Cǎo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Fingered Schizae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蕨科植物莎草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香椿子

    《中药大辞典》:香椿子药材名称香椿子拼音Xiānɡ Chūn Zǐ别名椿树子(《生生编》),椿芽树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椿花(《四川中药志》),春尖花(《重庆草药》),香椿铃(《陕西中药志》)。

  • 柏脂

    《中药大辞典》:柏脂药材名称柏脂拼音Bǎi Zhī别名柏油(《纲目拾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汁。性味《草木便方》:"甘,平。"功能主治

  • 蝮蛇骨

    《中药大辞典》:蝮蛇骨药材名称蝮蛇骨拼音Fù Shé Gǔ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骨骼。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赤痢,取骨烧为黑末,饮下三钱匕。"

  • 藏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藏茴香药材名称藏茴香拼音Zànɡ Huí Xiānɡ别名黄蒿、马缨子、小防风来源伞形科藏茴香Carum carvi L.,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西藏。性

  • 苍耳子

    《中国药典》:苍耳子药材名称苍耳子拼音Cānɡ ěr Zǐ英文名FRUCTUS XANTHII别名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

  • 紫草茸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草茸药材名称紫草茸拼音Zǐ Cǎo Rónɡ别名赤胶、紫胶、紫梗、棒状虫胶、胶质紫草茸来源胶蚧科昆虫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在树枝上所分泌的树脂状胶

  • 臭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牡丹药材名称臭牡丹拼音Chòu Mǔ Dān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

  • 细叶藤柑

    药材名称细叶藤柑别名蜈蚣藤、细叶石柑、百足藤、雄鸡尾来源天南星科细叶藤柑Pothos rep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除湿凉血,止痛

  • 罗锅底

    《中药大辞典》:罗锅底药材名称罗锅底拼音Luó Guō Dǐ别名金盆(《草木便方》),金龟莲(《修订增补天宝本草》),金银盆(《分类草药性》),土马兜铃(《四川中药志》),金腰莲、曲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