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茅莓

茅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茅莓

药材名称茅莓

拼音Máo Méi

别名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茅莓

药材名称茅莓

拼音Máo Méi

英文名Japanese Raspberry Herb

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lolius L.的茎叶。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牡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牡蒿药材名称牡蒿拼音Mǔ Hāo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广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入药。未开花前采收,夏季晒干。性

  • 瘤孢地菇

    药材名称瘤孢地菇拼音Liú Bāo Dì Gū来源药材基源:为地菇科真菌瘤孢地菇的子囊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fezia leonis(Tul.)Tu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子囊果

  • 牛王肺筋草

    药材名称牛王肺筋草拼音Niú Wánɡ Fèi Jīn Cǎo别名豨莶草、山甘草、大黑理肺散、土玄参、豨仙草、白升麻、灯笼大秦艽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南方糙苏带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

  • 甜根子草

    药材名称甜根子草拼音Tián Gēn Zi Cǎo英文名Rhizome of Wild Sweetcane别名割手密出处始载于《亚洲文会会刊》。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甜根子草的根茎及秆。拉丁植物动

  • 栲栗果壳

    药材名称栲栗果壳拼音Kǎo Lì Guǒ Ké英文名Exocarp of Chinese Evergreen chinkapin别名锥栗壳出处出自《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林甄的

  • 白叶不翻

    药材名称白叶不翻拼音Bái Yè Bù Fān别名白地紫菀、大火草、牛耳朵火草、小一支箭、白头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钩苞大丁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rbera delauayi Franc

  • 伸筋藤

    药材名称伸筋藤拼音Shēn Jīn Ténɡ别名宽筋藤、无地生须(《广西中兽医药植》),青宽筋藤(《陆川本草》),砍不死(《南宁市药物志》),舒筋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南宁

  • 黔桂醉魂藤

    药材名称黔桂醉魂藤拼音Qián Guì Zuì Hún Ténɡ别名野豇豆、老鸦花(《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黔桂醉魂藤

  • 平地木

    药材名称平地木拼音Pínɡ Dì Mù别名叶下红、叶底红、矮脚樟、雪里珠、矮脚草、地茶、小青、矮茶、短脚三郎、矮茶荷、矮茶风、矮茶子、地青杠、老勿大、金牛草、千年不大、叶下珍珠、老不大、铺地凉伞、阴山

  • 粉绿益母草

    药材名称粉绿益母草别名新疆益母草、益母蒿来源唇形科粉绿益母草Leonurus glaucescens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苦、辛,微寒。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