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肉桂油

肉桂油

《中国药典》:肉桂油

药材名称肉桂油

拼音Ròu Guì Yóu

英文名OLEUM CINNAMOMI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枝、叶经水蒸气蒸镏得到的挥发油

性状本品为黄色或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有肉桂的特异香气,味甜、辛,露置空气中或存放日久,色渐变深,质渐浓稠。

本品在乙醇或冰醋酸中易溶。

相对密度应为1.055~1.070(附录ⅦA)。

折光率应为1.602~1.614(附录ⅦF)。

鉴别取本品,冷却至0℃,加等容的硝酸振摇后,即析出结晶性沉淀。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190℃。理论板数按桂皮醛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桂皮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桂皮醛(C9H8O)不得少于75.0%。

功能主治驱风健胃。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02~0.2ml,一日0.06~0.6ml。

贮藏遮光,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肉桂油

药材名称肉桂油

拼音Ròu Guì Yóu

别名桂皮油(《中国药典》)。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用樟科植物肉桂树皮、枝、叶经蒸馏所得的芳香油

性状为黄色或黄棕色的澄明液体。有桂皮的特臭,味甜、辛。露置空气中,或存放日久,其色逐渐变深,质渐浓厚。微溶于水,能溶于相同体积的醇及冰醋酸中。

性味①《纲目拾遗》:"性热。"

②《广西中药志》:"味甜辛,性温。"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功同肉桂。"

②《广西中药志》:"芳香健胃,驱风。外用:治风湿及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0.2~1分。外用:摩涂。

复方治各种疟:灯草一茎,约长三、四寸,以水稍润,再以肉桂油涂之,贴背脊风府穴,下至肺俞止,外以绵纸条封之。须临发前一、二时为之,或先一日更妙,贴后,次日发疟更重,嗣后渐减。(《养素园传信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狗乳汁

    《中药大辞典》:狗乳汁药材名称狗乳汁拼音Gǒu Rǔ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乳汁。化学成分含水分69.50%,蛋白质15.54%,脂肪10.45%,糖3.19%,盐类0.73%。盐类

  • 椆李

    药材名称椆李拼音Zhòu Lǐ别名臭李子、吗嘎[蒙名]来源蔷薇科椆李Padus asiatica 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止泻痢。治腹泻。用法用量3~5钱

  • 六月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月寒药材名称六月寒拼音Liù Yuè Hán别名路边梢、野芝麻、红花野芝麻、大风寒草、气草、山卷莲、化骨丹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三花莸Caryopte

  • 贯众叶溪边蕨

    药材名称贯众叶溪边蕨拼音Guàn Zhònɡ Yè Xī Biān Jué英文名cyrtomioides Stegnogramma别名乳鸡藤、小狗鸡子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金

  • 斑杖

    药材名称斑杖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细齿天南星Arisaema serratum (Thunb.) Schott,以球茎入药。秋冬采收,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 三叶莲

    药材名称三叶莲拼音Sān Yè Lián别名大木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宽叶八月瓜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和小花八月瓜H.parviflora(Hemsl.)Gagne

  • 石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血药材名称石血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来源夹竹桃科石血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va

  • 药材名称鹅拼音é别名家鹅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鹅Anser cygnoides orientalis (L.),以血、胆、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鹅血:咸,平。鹅胆:苦,寒。功能主治鹅血:解

  • 黑石耳

    药材名称黑石耳拼音Hēi Shí ěr别名白石耳、石耳子、岩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皮果衣科植物皮果衣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rmatocarpon miniatum(L.)Mann.[Liche

  • 蓬莪术

    药材名称蓬莪术拼音Pénɡ é Shù别名蓬莪茂(《药性论》),蒁药(《唐本草》),蓬莪蒁(《日华子本草》),广茂(《珍珠囊》),蓬术(《普济方》),莪蒁(《本草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