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缘桑螺

缘桑螺

《中药大辞典》:缘桑螺

药材名称缘桑螺

拼音Yuán Sānɡ Luó

别名桑树上牛儿(《丹溪心法》),桑牛、天螺(《纲目》)。

出处证类本草

来源为椎实螺科动物椎实螺全体。夏、秋均可捕捉。

原形态雌雄同体。具螺形贝壳,形小如椎实,壳薄,暗色,半透明。螺旋部尖,体螺层颇大,壳口宽阔,无厣;体柔软,能缩入壳内。头部有伸缩性的触角1对,触角内侧基部有眼;头部腹面具口器,短而膨大。体右侧前方有生殖孔,雌孔和雄孔分离。有肺以营呼吸,但因入水生活,故其外套膜的一部分,又延伸成次生性鳃。

栖于池沼及小沟间。冬季潜伏于泥土中冬眠。

性味《品汇精要》:"无毒。"

功能主治①《范汪方》:"主脱肛。烧之以猪脂和敷之。亦可末敷之。"

②《小儿宫气方》:"治小儿惊风,用七枚焙研,米饮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缘桑螺

药材名称缘桑螺

拼音Yuán Sānɡ Luó

英文名Limnaea, Pondsnail

别名桑牛、天螺

出处出自《证类本草》;1.《证类本草》:缘桑螺,全似蜗牛,黄小,雨后好缘桑叶

2.《纲目》:桑牛、蜗牛蛞蝓三物,皆一类而形略殊,故其性味功用皆相仿佛,而桑 牛治惊,又与僵蚕、螵蛸同功,皆食桑者,其气能入肝平风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琥珀螺科动物赤琥珀螺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ccinea erythrophana Ancey

采收和储藏:可在潮湿的草丛中、树叶下或乱石堆中捕捉,捕得后,洗净,鲜用。

原形态琥珀螺,贝壳小型,高8mm,宽4.5mm。壳质薄,易碎,半透明,呈长卵状圆锥形,有3个螺层,前2个螺层增长缓慢,但稍突出。体螺层增长迅速,特别膨大,其高度约为壳高的4/5,壳顶尖,缝合线深 ,壳面淡黄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具有稠密细致的生长线和皱褶,壳口长卵圆形,外唇薄,常被损坏,其上方与体螺层形成一锐角,内唇贴附于体螺层上,形成不明显的胼胝部,无脐孔。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的山野林边、草丛或灌木丛中,也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味味甘;咸;性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熄风镇惊;消肿止痛。主小儿惊风;痔疮;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10g。外用:适量,煅,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范汪方》:主脱肛。烧之以猪脂和敷之。亦可末敷之。

2.《小儿宫气方》:治小儿惊风,用七枚焙研,米饮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催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催乳藤药材名称催乳藤别名奶汁藤来源萝藦科催乳藤Hete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催乳。主治乳汁不下。摘录《全

  • 苦瓜花

    《中药大辞典》:苦瓜花药材名称苦瓜花拼音Kǔ Guā Huā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花。性味《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无毒。"功能主治①《闽南民间草药》:&qu

  • 鼠李皮

    《中药大辞典》:鼠李皮药材名称鼠李皮拼音Shǔ Lǐ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状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毫米

  • 焦槟榔

    药材名称焦槟榔英文名SEMEN ARECAE PREPARETA来源本品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类圆形薄片,直径1.5~3cm,厚1~2mm。表面焦黄色,可见大理石样花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涩

  • 鸡子黄

    《中药大辞典》:鸡子黄药材名称鸡子黄拼音Jī Zǐ Huánɡ别名鸡卵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3.6克,脂类30克,碳水化物1克,灰

  • 合欢花

    《中国药典》:合欢花药材名称合欢花拼音Hé Huān Huā英文名FLOS ALBIZI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的干燥花序。夏季花开

  • 臭辣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辣树药材名称臭辣树拼音Chòu Là Shù别名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臭辣树Euodia fargesii Dode,以果入

  • 沙苑子

    《中国药典》:沙苑子药材名称沙苑子拼音Shā Yuàn Zǐ英文名SEMEN ASTRAGALI COMPLANATI别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

  • 心叶兔耳风

    药材名称心叶兔耳风拼音Xīn Yè Tù ěr Fēnɡ别名大一枝箭、小接骨丹、双股箭来源菊科心叶兔耳风Ainsliaea bonatii Beauv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龙葵根

    《中药大辞典》:龙葵根药材名称龙葵根拼音Lónɡ Kuí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茄科植物龙葵的根,夏、秋采收。性味《纲目》:"苦微甘,寒,无毒。"功能主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