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绿茎槲寄生

绿茎槲寄生

药材名称绿茎槲寄生

拼音Lǜ Jīnɡ Hú Jì Shēnɡ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绿茎槲寄生的带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nudum Dans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灌木,高0.3-0.5m。茎圆柱形,绿色或黄绿色。二歧或三歧分枝,枝的节间长4-8cm,粗2-5mm,干后具皱纹。叶退化呈鳞片状,长0.5-1mm。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聚伞式穗状,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总花梗长2-5mm,通常具花3-5朵,顶生的花具2枚苞片,交叉对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苞片三角形,长1mm,具短缘毛或全缘;雄花花蕾时卵球形,长约3mm,黄色,萼片4枚,卵状三角形,花药椭圆形,长约1.5mm;雌花花蕾时长卵球形,长2-2.5mm;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三角形,长约0.5mm,柱头乳头状。浆果卵球形,长5-6mm,直径4mm,黄绿色,果皮平滑。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50-3800m的山地阔叶林中,寄生于杨属、柳属、榛属或化香树、滇青冈、桦树、梨树、桃树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2-3叉状分枝,长30-50cm,直径1.5-5mm,节部膨大,小枝节间长4-8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光滑无毛,有明显的不规则皱纹。叶退化呈鳞片状。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皮部黄色,较薄,木部色较浅,占茎断面的大部分,髓部不明显。偶可见果实,果实近卵球形,长约6mm,直径约4mm,黄色,较平滑。气微,味微苦。

性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安胎;降压。主风湿痹痛;胎动不安;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主治风湿痛、安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茵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茵芋药材名称茵芋拼音Yīn Yù别名黄山桂来源芸香科茵芋Skimmia reevesiana Fortune,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南沿海各省至湖南、湖北、广西、贵州。毒性

  • 藤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三七药材名称藤三七拼音Ténɡ Sān Qī别名藤子三七来源落葵科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 var. baselloides

  • 甘蕉根

    药材名称甘蕉根拼音Gān Jiāo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化学成分根含酚类。性味甘涩,寒。①《别录》:"大寒。"②《唐本草》:"味甘,寒

  • 葱花

    《中药大辞典》:葱花药材名称葱花拼音Cōnɡ Hu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花。功能主治《海上集验方》:"治脾心痛,痛则腹胀如锥刀刺者:吴茱萸一升,葱花一升。以水一大升八合,煎七

  • 桂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桂花药材名称桂花拼音Guì Huā别名银桂、木犀、九里香来源木犀科木犀属植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以花、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花;冬季采果;

  • 山五味子叶

    药材名称山五味子叶拼音Shān Wǔ Wèi Z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foetidum Wall.var. ceanothoides (

  • 蛇葡萄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葡萄药材名称蛇葡萄拼音Shé Pú Tɑo别名蛇白蔹、假葡萄、野葡萄、山葡萄、绿葡萄、见毒消来源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蛇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

  • 老虎耳

    药材名称老虎耳拼音Láo Hǔ ěr别名山继谷、棒丝花、棒红花、白腊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中华锥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7

  • 毛女贞

    药材名称毛女贞拼音Máo Nǚ Zhēn别名山万年青、蚊子木、岩白蜡、蜡树、细木南、回嚼、苦丁茶、苦味散、冬青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光萼小蜡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树五加

    《中药大辞典》:树五加药材名称树五加拼音Shù Wǔ Jiā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五加种植物异叶梁王茶的树皮。原形态异叶梁王茶,又名:梁王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有时可达13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