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绵三七

绵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三七

药材名称绵三七

拼音Mián Sān Qī

别名鸡心矮陀陀、球根毛瓣花

来源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绵三七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E. tuberosum (Buch.-Ham.)Wang et Tang],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苦、涩,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理气止痛。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腹疼痛,腹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干粉0.5~1钱吞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干根研粉,蜂蜜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绵三七

药材名称绵三七

拼音Mián Sān Qī

别名草仔薯(《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鸡心矮陀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球根毛瓣花、山草果、排红草、山鸡头(《云南中草药选》),山土瓜草果暗消、地草果(《红河中草药》),独苗一支立(《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绵三七块根。夏季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块根肥大,纺锤形至近球形,外皮褐色,茎多分枝,分枝具棱,密被稀疏棕色长柔毛。叶互生,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6~7毫米,先端钝或急尖,有小突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被稀疏的柔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叶柄长1毫米,密放毛:托叶线形。花黄色,单生于叶腋;萼杯状,萼齿披针形,密生锈色长柔毛;花冠背面疏生丝质短毛。荚果矩圆形,先端有短喙,密生锈色长柔毛。种子紫黑色,肾形。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于无荫山坡上或松林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甘苦,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微甜,平。"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涩,平。"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胃,止痛,解毒。治胃痛,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睾丸肿痛,疝气,跌打损伤,疮毒。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镇痛,拔疮毒。"

②《云南中草药选》:"健胃,收敛,止痛。"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睾丸肿痛,疝气,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肠胃疼痛,腹泻:球根毛瓣花块根,晒干研粉,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送服。(《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鲜球根毛瓣花块根一至二两生吃,或用干品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欧打损伤:绵三七泡酒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疮毒:绵三七根研末,蜂蜜调匀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绵三七

药材名称绵三七

拼音Mián Sān Qī

英文名Himalayan Eriosema

别名草仔薯、鸡心矮陀陀、山草果、山鸡头、山草果、山土瓜草果暗消、地草果、独苗一支立。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E.tuberosum(Buch.Ham.ex D.Don)Wang et T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多为鲜用,亦可切片晒干。

原形态绵三七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肥大,肉质,近球形或短纺锤形。茎直立或基部平卧,密生锈色长柔毛。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1.5-4cm,宽6-7mm,先端钝或急尖,有小突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上面疏生白色长柔毛,下面灰白色,密生白色长柔毛,沿脉有锈色长柔毛。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mm,密生锈色长柔毛;花萼杯状,长约5mm,萼齿披针形,密生锈色长柔毛;花冠黄色,背面疏生丝质短毛;雄蕊10,二体。荚果长圆形,长约8mm,宽约5mm,先端有短喙,密生锈色长柔毛。花、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石缝中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呈短纺锤形或球形,表面褐色,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支根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甘、苦

性味甘;苦;平

归经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疳积;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腹泻;痢疾;睾丸肿痛;沈气;咽喉痛;跌打损伤;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肠胃疼痛,腹泻: 球根毛瓣花块根,晒干研粉,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送服。(《云南中草药选》)②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 鲜球根毛瓣花块根一至二两生吃,或用干品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③治跌打损伤: 绵三七泡酒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④治疮毒: 绵三七根研末,蜂蜜调匀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镇痛,拔疮毒。

2.《云南中草药选》:健胃,收敛,止痛。

3.《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睾丸肿痛,疝气,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朝天子

    药材名称朝天子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果实。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肺化痰,解毒止痛。用于痰喘咳嗽,神经性头痛;外用治黄水疮。用法用量3

  • 火焰草

    药材名称火焰草拼音Huǒ Yàn Cǎo别名红瓦松、狗牙风。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火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stellariifolium Franch.[S.drymario

  • 红缘层孔菌

    药材名称红缘层孔菌拼音Hónɡ Yuán Cénɡ Kǒnɡ Jūn别名红缘树舌、红缘层孔、松生层孔、红带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松生拟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 四轮草

    药材名称四轮草拼音Sì Lú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湿生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aquarum Dun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草本,高15-

  • 甜茶

    《中药大辞典》:甜茶药材名称甜茶拼音Tián Chá别名蜜香草(《本草图经》),甘茶(《中国药植图鉴》)。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或伞形绣球花的嫩叶。4~5月间采

  • 石吊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吊兰药材名称石吊兰拼音Shí Diào Lán别名石豇豆、岩泽兰、赶山艽、石三七[江西]来源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植物石吊兰Lysionotus pa

  • 山岗稔

    药材名称山岗稔拼音Shān Gǎnɡ Rěn别名山稔、山桃稔、山稔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华夏子楝树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caspermum esquirolii (Levl.)Ch

  • 冰糖

    《中药大辞典》:冰糖药材名称冰糖拼音Bīnɡ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归经入脾、肺二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

  • 西藏水黄连

    药材名称西藏水黄连拼音Xī Zànɡ Shuǐ Huánɡ L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狭序唐松草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atriplex Finet et Gag

  • 蛇目菊

    药材名称蛇目菊拼音Shé Mù Jú英文名all grass of Planis corepsis别名孔雀草、波斯菊、痢疾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两色金鸡菊的全草。拉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