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香葱
《中药大辞典》:细香葱
药材名称细香葱
拼音Xì Xiānɡ Cōnɡ
别名绵葱(《本草正义》),火葱(《重庆草药》)。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细香葱的全草或根头部。3~4月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簇生。根坚韧,鳞茎不明显,外包皮膜。叶基生,线状,中空而细,长15~60厘米。花葶自叶丛抽出;与叶等长或稍短于叶;头状花序顶生,花多数,粉红至紫色;花被6,裂片长尖;雄蕊6,花丝伸出;雌蕊1,子房3室。花期6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都有栽植。
化学成分鳞茎中含挥发成分巴豆醛、2-甲基戊烯-2-醛甲基丙基二硫化物、丙烯基丙基二硫化物等;种子含有数种γ-谷氨酰肽。
性味《重庆草药》:"味辛,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重庆草药》:"通气发汗,除寒解表,治风寒感冒头痛。外敷寒湿,红肿,痛风,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感冒头痛流涕,咳嗽:细香葱头二两,僵蚕一两。泡酒备用。
②治小孩感冒风寒:细香葱二至三根,老姜一片,五匹风(嫩尖)三至七个。煎水热服。
③治关节炎,扭伤:细香葱头四两,老姜一两。捣烂外敷(红肿加酒炒,夏天不炒)。
④治无名肿毒:细香葱头三两。和蜂蜜共捣绒,包敷。
⑤治扭伤肿痛不消:细香葱头七个,面粉四两,黄栀子三钱,土地榆二两,小血藤二两。混合捣绒,用酒熏七次,退火后,用黄表纸贴敷。(选方出《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细香葱
药材名称细香葱
拼音Xì Xiānɡ Cōnɡ
英文名Chive
别名冻葱、冬葱、慈葱、太官葱、绵葱、四季葱、香葱、分葱、科葱、葱花儿、小葱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细香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 ascalonicum L.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鲜用。
原形态细香葱,多年生草本,高30-40cm。鳞茎聚生,长圆状卵形、狭卵形或卵状圆柱形,外皮红褐色、紫红色、黄红色至黄白色,膜质或薄革质,不破裂。叶为中空的圆筒状,向先端渐尖,深绿色,常略带白粉。栽培条件下不抽葶开花,用鳞茎分株繁殖。但在野生条件下是能够开花结实的。
生境分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栽培。
化学成分含γ-谷氨酰基-S-烷基半胱氨酸(γ-giutamyl-S-alkylcysteine),γ-谷氨酰基-S-反-1柄烯基-半胱氨酸(γ-glutamyl-S-trans-1-propenylcysteine),胡萝卜素类(carotenoids),还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二甲基三硫醚(dimethyl trisulfide),甲基丙基三硫醚(methyl puopyl trisulfide),二丙基三硫醚(dipropyl trisulfide),丙基丙烯基三硫醚(propel propenyl trisulfide),1-甲基硫丙基乙基二硫醚(1-methylthiopropyl ethyldisulfide),烷基噻吩(alkyl thiophene),还含槲素(quercein),绣线菊甙(spiraeoside),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quercetin-3,4'-diglucoside),槲皮素-7,4'-二葡萄糖甙(quercetin-7,4'-diglucoside),愈向球茎中心,黄酮类含量愈少。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解表;通阳;解毒。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小便不通;痈疽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熨。
各家论述《重庆草药》:通气发汗,除寒解表,治风寒感冒头痛。外敷寒湿,红肿,痛风,疮疡。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