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繸瓣珍珠菜

繸瓣珍珠菜

药材名称繸瓣珍珠菜

拼音Suì Bàn Zhēn Zhū Cài

别名狮子草、马兰花、过落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繸瓣珍珠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glanduliflora Hanelt.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有4棱,上部疏生粒状腺点,通常不分枝。单叶对生,很少在茎上部互生;叶柄长5-10mm,有翅,基部耳状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8-11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边缘皱波状,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近边缘有暗紫色或黑色腺点和短腺条。总状花序顶生,疏花,花序轴和花梗散生粒状腺点;苞片腺形,长3-4.5mm;花梗长7-9mm;花萼长3-3.5mm,5裂,近达基部,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背面有褐色粗腺条;花冠白色或淡蓝色,阔钟形,长5-5.5mm,5裂,裂片近圆形或略呈扁形,先端啮蚀状;雄蕊5,比花冠短,贴生于花冠裂片的基部,花药先端有红色小腺体;子房上位,1室。蒴果球形,直径2.5mm。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阴山坡、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慢性肝炎;月经不调;跌打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天麻子

    药材名称天麻子拼音Tiān Má Zi别名还筒子(《卫生杂兴》)。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麻"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

  • 羚羊角

    《中国药典》:羚羊角药材名称羚羊角拼音Línɡ Yánɡ Jiǎo英文名CORNU SAIGAE TATARICAE别名高鼻羚羊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

  • 紫菀

    《中国药典》:紫菀药材名称紫菀拼音Zǐ Wǎn英文名RADIX ASTERIS别名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及根茎。

  • 锁阳

    《中国药典》:锁阳药材名称锁阳拼音Suǒ Yánɡ英文名HERBA CYNOMORII别名锈铁锤、地毛球、锁燕来源本品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

  • 芦竹箨

    《中药大辞典》:芦竹箨药材名称芦竹箨拼音Lú Zhú Tuò别名芦荻外皮(《圣惠方》)。出处《药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箨叶。春、夏、秋均可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4.

  • 柘耳

    药材名称柘耳拼音Zhè ěr别名柘黄出处《纲目》来源为寄生于柘树上的木耳。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功能主治治肺痈咳嗽,脓血腥臭。不问脓成未成,用柘耳一两研末,糊丸如

  • 地梅子

    药材名称地梅子别名黄刺儿根、黄果悬钩子来源蔷薇科地梅子Rubus xanthocarpus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

  • 黑面叶根

    药材名称黑面叶根拼音Hēi Miàn Yè Gēn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黑面叶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生境分部产广西、广东等地。性状干燥根呈圆柱状

  • 百齿卫矛

    药材名称百齿卫矛拼音Bǎi Chǐ Wèi Máo英文名Hundred-dente Spindle-tree别名扶芳木、竹叶青、山杜仲。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百齿卫矛的全

  • 山玉兰

    药材名称山玉兰别名土厚朴、野厚朴、野玉兰、优昙花来源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 Franch.,以树皮和花(或花蕾)入药。春夏采花(或花蕾)和树皮,晒干。性味树皮: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