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穇穗莎草

穇穗莎草

药材名称穇穗莎草

拼音Shān Suì Suō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Eleusinoides Galingale

别名三角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植物穇穗莎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eleusinoides Ku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穇穗莎草,多年生草本,高达1m。根茎短。秆粗壮,三棱形,增滑,基部稍膨大。叶短于秆,宽6-12mm,革质,平滑,边缘粗糙。叶状苞片6,下面的2-3覆盖殴得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第1次辐射枝6-12,最长达18cm,每个第1次辐射枝具3-6个第2次辐射枝,通常较短,最长达4cm;穗状花诹长圆形或圆筒形,长1-3cm,宽4-10mm,具极多数小穗;小穗多列,排列紧密,线状长圆形,长4-8mm,宽约2mm,具花6-12,小穗轴黑褐色,具白色透明的翅,翅早脱落;鳞片排列疏松,膜质,卵状椭圆形,先端具短尖,长约2mm,绿色,两侧苍白,有棕色或褐色斑纹,脉5-7;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紫红色;花柱短,柱头3。小坚果倒卵形、三棱形、三棱形,长约为鳞片的2/3,深褐色,密被微突起的细点。花、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湿地或疏林下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主血热出血兼有瘀滞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民间用于止血、散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缬草药材名称缬草拼音Xié Cǎo别名拔地麻、小救驾[陕西]、鹿子草、臭草来源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及黑水缬草V. amur

  • 尖叶唐松草

    药材名称尖叶唐松草别名石笋还阳来源毛茛科尖叶唐松草Thalictrum acutifolium (Hand.-Mazz.) Boivi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安徽、江苏除外)。性味苦

  • 乌饭子

    《中药大辞典》:乌饭子药材名称乌饭子拼音Wū Fàn Zǐ别名乌饭果、米饭果、纯阳子(《滇南本草》),冷饭果、沙汤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鸦果的果实。原形态

  • 苦蘵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蘵药材名称苦蘵拼音Kǔ Zhī别名灯笼草、天泡子、天泡草、黄姑娘、小酸浆、朴朴草、打额泡来源茄科酸浆属植物苦蘵Physalis Pubescens L.,以果、根或全草入药。夏秋

  • 翠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翠云草药材名称翠云草拼音Cuì Yún Cǎo别名剑柏、蓝地柏、地柏叶、伸脚草、绿绒草、烂皮蛇来源卷柏科卷柏属植物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 野猪肉

    《中药大辞典》:野猪肉药材名称野猪肉拼音Yě Zhū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肉。原形态野猪(《唐本草》),又名:野彘(《淮南子》)。体长约1~2米,体重约150公斤,最大

  • 劲直酢浆草

    药材名称劲直酢浆草拼音Jìn Zhí Zuò Jiānɡ Cǎo别名扭筋草、老鸦酸、紧密酢浆草来源酢浆草科劲直酢浆草Oxalis strict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鸡嗉

    《中药大辞典》:鸡嗉药材名称鸡嗉拼音Jī Sù别名鸡喉咙(《卫生易简方》)。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功能主治治噎膈不通,小便不禁,发背肿毒。《纲目》:"治小便不禁,及

  • 马陆

    《中药大辞典》:马陆药材名称马陆拼音Mǎ Lù别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蚿、蛆蟝、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蚿虫(李当之《药录》),马轴(

  • 舌状蜈蚣藻

    药材名称舌状蜈蚣藻来源藻类红藻门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 Yamada,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鞭虫、蛲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