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耳

石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耳

药材名称石耳

拼音Shí ěr

别名石壁花、地耳、石木耳

来源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石耳Gyrophora esculenta Miyshi,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止咳化痰。用于吐血,衄血,崩漏,膀胱炎,肠炎,痢疾,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末调服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耳

药材名称石耳

拼音Shí ěr

别名灵芝(《灵苑方》),石木耳(《饮片新参》),岩菇(《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

出处《日用本草》

来源为脐衣科植物石耳子实体。全年可采,采得后阴干。

原形态原植体单叶,厚膜质,干燥时脆而易碎。幼小时近于圆形,边缘分裂极浅;长大后的轮廓大致椭圆形,最大时直径达18厘米;不规则波状起伏,边缘有浅裂,裂片不规则形。脐背突起,表面皱缩成脑状的隆起网纹,或成效条肥大的脉脊;体上常有大小穿孔,假根由孔中伸向上表面。上表面微灰棕色至灰棕色或浅棕色,平滑或有剥落的麸屑状小片;有时有与母体相似的小叶片,直径达7毫米。下表面灰棕黑色至黑色。脐青灰色,杂有黑色,直径达4~10毫米。假根黑色,珊瑚状分枝,组成浓密的绒毡层或结成团块状,覆盖于原植体的下表面。子囊盘约数十个,黑色,无柄,圆形,三角形至椭圆形。

生境分部生于悬崖削壁上的向阳面。分布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主产江西。

性状干燥的石耳呈不规则的圆形片状,多皱缩。外表灰褐色或褐僵内面灰色,折断面可看到明显的黑、白二层。气微,味淡。以片大而完整者为佳。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甘,平。

①《日用本草》:"性寒,味甘,无毒。"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⑧《医林纂要》:"咸苦,寒。"

功能主治养阴,止血。治劳咳吐血,肠风下血,痔漏,脱肛。

①《日用本草》:"清心,养胃,止血。"

②《纲目》:"明目,益精。"

③《医林纂要》:"补心,清胃,治肠风痔瘘,行水,解热毒。"

④《岭南采药录》:"泻火,止泄。"

⑤《饮片新参》:"清肺养阴,治劳咳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复方治脱肛泻血不止:石耳五两(微炒),白矾一两(烧灰),密陀僧一两(细研)。上药捣罗为末,以水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二十丸。(《圣惠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岩菇6钱(首剂1两),瘦猪肉3两,加盐少许,隔水蒸服。上午蒸1次,喝汤,下午蒸1次,药、肉、汤全吃。共观察230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其中单纯型178例,近期控制23例,显效52例,好转73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83.14%;喘息型52例,近期控制5例,显效9例,好转2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7.3%。服药后止咳,祛痰、平喘的最短起效时间为1个半小时,多数病人在3天内起效。曾对28例病人进行服药前、服药期间及服药后的血压测定,发现在服第1剂后部分病人血压有所下降,第2、3天即恢复正常。6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服药后有2例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副作用:偶见轻度头昏头痛,胃肠不适,乏力等,无须停药,可在2~3天内自行消失。实验证明,岩菇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无抑菌作用;药理实验有镇咳、祛痰效果。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耳

药材名称石耳

拼音Shí ěr

别名灵芝、石木耳、岩菇、脐衣、石壁花、地耳

出处出自1.《日用本草》。

2.《粤志》:韶阳诸洞多石耳,其生必于青石。当大雪后,石滋润,微见日色,则生石耳,大者成片,如苔藓,碧色,望之如烟,亦微有蒂,大小朵朵如花。烹之面青紫,如芙蓉,底黑而皱。每当昧爽撷取则肥厚,见日渐薄亦微化为水。凡香蕈感阴湿之气而成,善发冷气,多和生姜食乃良,惟石耳味甘腴,性平无毒,多食饫人,能润肌童颜,在木耳、地耳之上。

来源药材基源:为脐衣科植物石耳的地衣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mbilicaria esculenta (Miyoshi)Minks[Gyrophora esculenta Miyoshi]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晒干备用。

原形态地衣体单片型,幼小时正圆形,长大后为椭圆形或稍不规则,直径12cm上下,大者可达18cm,革质。裂片边缘浅撕裂状;上表面褐色,近光滑,局部粗糙无光泽,或局部斑点脱落而露白色髓层;下表面棕黑色至黑色,具细颗粒状突起,密生黑色粗短而具分叉的假根,中央脐部青灰色至黑色,直径5-12mm,有时自脐部向四周放射的脉络明显而突出。子囊盘少见。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裸露的岩石上,尤喜生在硅质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浙江、安徽、江西、江西、湖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地衣体多干裂皱缩,呈片状,平展后完整者呈不规则圆 形,直径12cm左右,边缘有时碎裂,小穿孔较大。脐背突起。上表面灰棕色较光滑;下表面棕黑色至灰黑色,较粗糙,有由多数珊瑚状黑色假根组成的羝毡层。干时质脆,易碎。折断面可见明显的黑白二层。气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为佳。

化学成分地衣体含石茸酸(gyrophoric acid),红粉苔酸(lecanoric acid),苔色酸甲脂(methyl orsellinate)及多糖等。

药理作用1.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 石耳提取物0.5g/kg及1.0g/kg给大鼠灌胃后,对吲哚美辛(消炎痛)型、幽门结扎及庆激型胃溃汤的形成,其抑制率分别为60%,49%和44%。对慢性醋酸型胃溃疡12d内治愈率达100%。对组胺所致胃酸增多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降压作用 石耳乙醇提取液,不论给麻醉动物静注,还是给不麻醉的正常动物灌胃或腹腔注射,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根据石耳乙醇提取液腹腔注射能显着地延长大鼠心电图的R-R间期,心率减慢,石耳乙醇提取液能非常显着地增加离体兔血管灌流液流出量的实验结果,表明石耳乙醇提取液的降压机制主要是减慢心率以及扩张外周血管所致而与中枢沁有直接关系。

3.其他作用 水溶性地衣多糖具有高度的抗癌活性。

4.毒性 石耳乙醇提取液小鼠灌胃的LD50为146±12。18g/kg石耳水煎剂灌胃60g/kg,观察7d,未见死亡,石耳水煎剂18.6g/kg给大鼠灌胃,每日1次,连续30d,结果,心电图给药前后比较,除R-R间期有一定程度的延长外,其余各波,无明显变化。体重增加,血液和尿液检查,未见异常。心、肝、肾切片检查,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甘;性凉。

归经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肺虚劳咳;吐血;衄血;崩漏;肠风下血;痔漏;脱肛;淋浊;带下;毒蛇咬伤;烫伤和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宜用。

复方脱肛泻血不止方《太平圣惠方》:主泻血脱肛。

各家论述1.《日用本草》:清心,养胃,止血。

2.《纲目》:明目,益精。

3.《医林纂要》:补心,清胃,治肠风痔瘘,行水,解热毒。

4.《岭南采药录》:泻火,止泄。

5.《饮片新参》:清肺养阴,治劳咳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壁莲

    药材名称石壁莲拼音Shí Bì Lián别名一包针、五指草、石上莲、野鸡脚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掌叶线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digitata(Bak.)Ching[Gymn

  • 偏翅唐松草

    药材名称偏翅唐松草拼音Piān Chì Tánɡ Sōnɡ Cǎo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Delavay Meadowrue别名南马尾连、马尾连、马尾黄连、土黄连出处出自《中国药

  • 堆莴苣

    药材名称堆莴苣拼音Duī Wō Jù别名铁麻、江维草、山活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堆莴苣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 sororia Miq.[Mycelis sororia (M

  • 踏膀药

    药材名称踏膀药拼音Tà Bǎnɡ Yào别名黄花地丁、土细辛[云南]、黄花细辛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灰叶堇菜Viola delavayi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冬采集,洗

  • 鸡血

    《中药大辞典》:鸡血药材名称鸡血拼音Jī Xuè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血。化学成分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率,比牛、猪等低,鸡血含血红蛋白10.3克/100毫升,而牛、猪等,都在13克

  • 扁担蒿

    药材名称扁担蒿拼音Biǎn Dɑ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种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绿垂果南芥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abis pendula L.2.Arabis pendula L.va

  • 乱角莲

    药材名称乱角莲拼音Luàn Jiǎo Lián别名六棱椎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滇石仙桃的块根。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后研粉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假鳞茎长10~15厘米,

  • 文殊兰

    药材名称文殊兰拼音Wén Shū Lán别名罗裙带、水蕉、朱兰叶、海蕉、白花石蒜来源为石蒜科文殊兰属植物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L. var. sinicum Ba

  • 火麻仁

    《中国药典》:火麻仁药材名称火麻仁拼音Huǒ Má Rén英文名FRUCTUS CANNABIS别名大麻仁、火麻、线麻子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

  • 药材名称鹅拼音é别名家鹅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鹅Anser cygnoides orientalis (L.),以血、胆、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鹅血:咸,平。鹅胆:苦,寒。功能主治鹅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