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蔹子

白蔹子

《中药大辞典》:白蔹子

药材名称白蔹子

拼音Bái Liǎn Zǐ

出处《药性论》

来源葡萄科植物白蔹果实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蔹"条。

功能主治《药性论》:"治温疟,主寒热结壅热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敷。

复方止血消肿:白蔹成熟果实,去种子,留下白色毡毛或带种子研成粉末,外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蔹子

药材名称白蔹子

拼音Bái Liǎn Zǐ

英文名Fruit of Japanese Ampelopsis

出处出自《药性论》。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 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 [Paullinia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果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白蔹落叶攀援木质藤本,长约1m。块根粗壮,肉质,卵形、长圆形或长纺锤形,深棕褐色,数个相聚。茎多分枝,幼枝带淡紫色,光滑,有细条纹;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5cm,微淡紫色,光滑或略具细毛;叶片长6-10cm,宽7-12cm;小叶3-5,羽状分裂或羽状缺刻,裂片卵形至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深锯齿或缺刻,中间裂片最长,两侧的较小,中轴有闲翅,裂片基部有关节,两面无毛。聚伞花序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3-8cm,细长,常缠绕;花小,黄绿色;花萼5浅裂;花瓣、雄蕊各5;花盘边缘稍分裂。浆果球形,径约6mm,熟时白色或蓝色,有针孔状凹点。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荒坡及灌木林中,也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四川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痈。主温疟;热毒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药性论》:治温疟,主寒热结壅热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半边旗

    药材名称大半边旗拼音Dà Bàn Biān Qí别名岩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疏羽半边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dissitifolia Bak.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慈竹气笋

    《中药大辞典》:慈竹气笋药材名称慈竹气笋拼音Cí Zhú Qì Sǔn别名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

  • 甘青雪莲花

    药材名称甘青雪莲花别名雪莲[西北]来源菊科木香属植物水母雪莲花Saussurea medusa Maxim.,以全草入药。开花时采收,去净泥沙、残叶,晒干。性味微苦,热。有毒。功能主治强筋活络,补肾壮

  • 榔榆皮

    《中药大辞典》:榔榆皮药材名称榔榆皮拼音Lánɡ Yú Pí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树皮或根皮。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榔榆,又名:樠木(《左传》),

  • 榆耳

    药材名称榆耳拼音Yú ěr别名榆檽、榆磨、射脉菌出处1.《新修本草》云:“楮耳,人常食;槐耳,用疗痔;榆、柳、桑耳;上为五耳。”2.《纲目》曰:“榆耳,八月采之。”3.又引《淮南万毕术》云:“八月榆檽

  • 狭叶竹节参

    药材名称狭叶竹节参拼音Xiá Yè Zhú Jié Shēn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参、大竹根七来源药材

  • 驴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驴蹄草药材名称驴蹄草别名驴蹄菜、立金花来源毛茛科驴蹄草属植物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以根及叶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

  • 痢止草

    药材名称痢止草拼音Lì Zhǐ Cǎo别名痢止蒿、痢疾草、止痢蒿、白龙须、无名草、散血草来源唇形科接骨草属植物痢止草Ajuga forrestii Diels,以全草或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

  • 鼠脂

    《中药大辞典》:鼠脂药材名称鼠脂拼音Shǔ Zhī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脂肪油。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主汤火疮。"②《纲目》:"主耳聋。&q

  • 小叶金老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叶金老梅药材名称小叶金老梅拼音Xiǎo Yè Jīn Lǎo Méi来源蔷薇科小叶金老梅Dasiphora parvifolia (Fisch.)Juz.,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