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榔皮

白榔皮

药材名称白榔皮

拼音Bái Lánɡ Pí

别名色告白、榔皮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绒毛苹婆的树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lia villosa Roxb.[Sterculia lantsangensis Hu]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割破树皮,流出汁液,凝固后取下。

原形态绒毛苹婆乔木。树皮灰白色。小枝粗壮,并有时痕,幼时被褐色星状柔毛。叶互生;叶柄粗壮,长约16cm,被毛;托叶披针形,长约1cm;叶掌状3-7裂,基部广心形,长17-22cm,宽与长几相等;中间的裂片广卵形,尾状渐尖,长达8cm,宽约8cm,叶上面被稀疏的短柔毛,下面被密集黄褐色星状茸毛。圆锥花序腋生,密被锈色茸毛;花黄色;萼阔钟状,长约1cm,5裂,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裂片披针形,先端急尖,长约6mm,外展;雄花的雌雄蕊柄弯曲,无毛,花药10个;雌花的子房圆球形,花柱向下弯曲,被毛。蓇葖果长椭圆形,长3-5cm,先端略有短喙,内外均密被锈色长茸毛。种子长圆形,黑色。花期2月,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杂木林中或栽培于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化学成分树胶含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缬氨酸(va-line),脯氨酸(prol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及苏氨酸(threonine)。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接骨。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药

    《中国药典》:乌药药材名称乌药拼音Wū Yào英文名RADIX LINDERAE别名天台乌、台乌、矮樟、香桂樟、铜钱柴、班皮柴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

  • 鹿肉

    《中药大辞典》:鹿肉药材名称鹿肉拼音Lù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肉。化学成分含水分75.76%,粗蛋白质19.77%,粗脂肪1.92%,灰分1.13%。性味

  • 茅瓜

    药材名称茅瓜拼音Máo Guā别名解毒草、老鼠瓜、山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老鼠香瓜、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大种老鼠拉冬瓜、天瓜、耗子瓜、小苦瓜蒌、王瓜、土瓜、野甜瓜、山天瓜、牛奶子、波

  • 黄皮果

    《中药大辞典》:黄皮果药材名称黄皮果拼音Huánɡ Pí Guǒ别名黄皮子(《桂海虞衡志》),黄檀子(《八闽通志》),黄弹子(《广东通志》),金弹子(《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来

  • 甘蕉根

    药材名称甘蕉根拼音Gān Jiāo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化学成分根含酚类。性味甘涩,寒。①《别录》:"大寒。"②《唐本草》:"味甘,寒

  • 羽裂星蕨

    药材名称羽裂星蕨拼音Yǔ Liè Xīnɡ Jué别名观音莲、海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dilatatum(Bedd.)Sledge[

  • 砖子苗

    《中药大辞典》:砖子苗药材名称砖子苗拼音Zhuān Zǐ Miáo别名玛玛机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密穗砖子苗的全草。7~9月采收。原形态粗壮、直立、秃净、多年生草

  • 大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蒜药材名称大蒜拼音Dà Suàn别名蒜、蒜头来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Allium sativum L.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具强

  • 牛王肺筋草

    药材名称牛王肺筋草拼音Niú Wánɡ Fèi Jīn Cǎo别名豨莶草、山甘草、大黑理肺散、土玄参、豨仙草、白升麻、灯笼大秦艽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南方糙苏带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

  • 元宝槭

    《全国中草药汇编》:元宝槭药材名称元宝槭别名五角枫来源槭树科元宝槭Acer truncatum Bunge,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河南、山东至江苏北部。性味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