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疬子草

疬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疬子草

药材名称疬子草

别名延叶珍珠菜、大羊古臊

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下延叶排草Lysimachia decurrens Forst. 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消肿散结。用于月经不调;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4~5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疬子草

药材名称疬子草

拼音Lì Zǐ Cǎo

别名蛮刀背、下延叶排草、大羊古臊、马兰花狮子草、白当归、黑疔草、树胡椒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延叶珍珠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decurrens Fors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粗壮草本,高40-9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有棱角,上部分枝,基部常木质化。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柄长1-4cm,基部沿茎下延;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cm,宽1.5-4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干时膜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不规则的黑色腺点,有时腺点仅见于边缘,并常连结成条。总状花序顶生,长10-25cm;苞片钻形,长2-3mm;花梗长2-9mm,斜展或下弯,果时伸长达10-18mm;花萼长3-4mm,分裂近达基部,5裂,裂片狭披针形,边缘有腺状腺毛,背面具黑色短腺条;花冠白色或带淡紫色,长2.5-4mm,基部合生部分长约1.5mm,5深裂,裂片匙状长圆形,先端圆饨,裂片问弯缺近圆形;雄蕊5枚,明显伸出花冠外,花丝密被小腺体,贴生于花冠裂片的基部,分离部分长约5mm;花药卵圆形,紫色,长约1mm;子房球形,花柱细长,长约5mm。蒴果球形或略扁,直径3-4mm,不规则开裂。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村旁荒地、路边。山谷溪边疏林下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南部等地。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喉痹;疔疮肿毒;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薄荷油

    《中药大辞典》:薄荷油药材名称薄荷油拼音Bò He Yóu出处《重庆堂随笔》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

  • 虎杖叶

    《中药大辞典》:虎杖叶药材名称虎杖叶拼音Hǔ Zhànɡ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异槲皮甙,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鞣质17%。功能主治①《本草

  • 棕竹根

    药材名称棕竹根拼音Zōnɡ Zhú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

  • 紫桔梗

    药材名称紫桔梗别名白升麻来源毛茛科紫桔梗Delphinium pogonanthum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升阳。主治风热头痛,水泻

  • 自然铜

    《中国药典》:自然铜药材名称自然铜拼音Zì Rán Tónɡ英文名PYRITUM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采挖后,除去杂质。性状本品

  • 曼陀罗根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根药材名称曼陀罗根拼音Màn Tuó Luó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根。化学成分白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35%,

  • 羊毛草根

    药材名称羊毛草根拼音Yánɡ Máo Cǎo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耳翎"条。性味性凉,味辛。功能主治调气,补虚,

  • 橙皮

    《中药大辞典》:橙皮药材名称橙皮拼音Chénɡ Pí别名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烘干。性状完

  • 芋头

    《中药大辞典》:芋头药材名称芋头拼音Yù Tou别名蹲鸱(《史记》),芋魁(《汉书》),芋根(《汉书》颜师古注),土芝(《别录》),芋奶(《种芋法》),芋艿(《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本草

  • 紫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绿草药材名称紫绿草拼音Zǐ Lǜ Cǎo别名阿伯秀[苗语]来源荨麻科粗齿冷水花Pilea fasciat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