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牛目椒

牛目椒

药材名称牛目椒

拼音Niú Mù Jiāo

别名白节藤、九牛入程、扣带锁红、牛目周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钱科植物华马钱、伞花马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rychnos cathayensis Merr.2.Strychnos umbellata(Lour.)Merr.[Cissusumbellata Lour.;S.Paniculata Champ.ex Ben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1.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常变态为成对的螺旋状曲钩。叶对生;叶柄长2-4mm;叶片近革质,长椭圆形至窄长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钝至圆形,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通常无光泽而被疏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3-4cm;花序梗与花梗均被微毛;花5数;小苞片卵状三角形;花萼裂片卵形,外面被微毛;花冠白色,长1.2cm,花冠管远比花冠裂片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比花药短;雌蕊长达11mm,子房卵形,花柱伸长,柱头头状。浆果圆球形,直径1.5-3cm,内有种子2-7颗;种子圆盘形,宽2-2.5cm,被短柔毛。花期4-6月,果期6-12月。

2.本种与华马钱的区别为:聚伞形花序排列成圆锥状,长6-12cm;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比花冠管长3倍;花药长卵形,基部心形,被倒向长柔毛。浆果直径约1.2cm,内有种子1-3颗。花期3-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疏林下或山坡灌丛中。

2.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华马钱种子含生物碱:戴氏马钱碱(diabo-line),11-甲氧基戴氏马钱碱(11-mmethoxydiaboline),亨氏马钱醇碱(henningsoline)[1].

性味苦;辛;性温;大毒

归经肝;心;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主风寒湿痹;寒湿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和种子:味甘、苦、辛、性温。有毒。有祛风、解热、止痛、止血功能。用于头痛,心气痛、刀伤、疟疾、风寒湿痹、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桃儿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儿七药材名称桃儿七拼音Táo ér Qī别名桃耳七、小叶莲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

  • 石莽草

    《中药大辞典》:石莽草药材名称石莽草拼音Shí Mǎnɡ Cǎo别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

  • 黄山鳞毛蕨根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根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黄山鳞毛蕨,又名:

  • 蛾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蛾药药材名称蛾药拼音é Yào别名火草、火把花来源菊科火绒草属植物多枝火绒草Leontopodium sinense Hemsl.,以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 曼陀罗子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子药材名称曼陀罗子拼音Màn Tuó Luó Zǐ别名醉葡萄(《广西通志》),天茄子、胡茄子(《分类草药性》),狗核桃(《贵州民间方药集》),风茄果

  • 箭杆七

    药材名称箭杆七拼音Jiàn Gǎn Qī别名草寄生、横杯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中国野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ginetia sinensis G. Beck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

  • 麻糖风

    药材名称麻糖风别名长叶白花灯笼、白花苦灯笼来源茜草科麻糖风Tarenna mollissima (Hook. et Arn.) Robins.,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除云南外,广布长江以南各地。性味微

  • 大昏头鸡

    药材名称大昏头鸡拼音Dà Hūn Tóu Jī别名贯众、蕨薇菜根、大叶兰芝、大叶鲁基、牛尾贯众、昏头鸡、大叶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齿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ca

  • 鸢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鸢尾药材名称鸢尾拼音Yuān Wěi别名蓝蝴蝶、蛤蟆七、青蛙七、蜞马七、搜山狗、冷水丹、豆豉叶、扁竹叶、燕子花、中搜山虎、鸭屁股、土知母[四川]来源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鸢尾Iris t

  • 污毛粗叶木

    药材名称污毛粗叶木别名铁骨银参来源茜草科污毛粗叶木Lasianthus hartii Thun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辛、微甘,温。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湿强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