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火殃簕

火殃簕

药材名称火殃簕

拼音Huǒ Yānɡ Lè

别名霸王鞭、金刚纂、金刚树、龙骨树、肉麒麟、羊不挨、火旺、火巷、火焰、羊桠、扬丫、洋丫簕

来源大戟大戟属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antiquorum L.,以茎、叶(去净汁液);液汁(茎、叶切开流出白色液体)入药。全年可采,多为鲜用。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茎、叶:消肿,拔毒,止泻。用于急性胃肠炎,疟疾,跌打肿痛。

液汁:泻下,逐水,止痒。用于肝硬化腹水,皮癣。

用法用量急性胃肠炎:鲜茎1~2两,去皮刺切碎或鲜叶7片去头尾,流净液汁,加大米5钱炒至焦黄色,水二碗煎服;

疟疾:茎心切成黄豆大,以龙眼肉或胶囊包裹,于发作前5小时吞服;

跌打肿痛:鲜茎1两切碎炒黑,水酒各半煎服。

肝硬化腹水:用液汁和面粉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2丸,以泻为度,孕妇忌服。

皮癣:用液汁搽患处。

备注(1)本品有毒!必须同大米炒焦方可内服;若皮肤与液汁接触,可引起发炎,起水泡;若液汁入眼,可致失明。误食小量引起剧烈下泻。误食大量则刺激口腔粘膜,呕吐、头晕、昏迷,肌肉颤动等。解救方法:皮肤接触液汁应立即用清水洗涤或给予止痛剂。误食者应注意口腔的保护和清洁,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保温、注射兴奋剂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叶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叶下花药材名称叶下花拼音Yè Xià Huā别名追风箭来源为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白背兔耳风Ainsliaea pertyoides Franch. var. alb

  • 翻白叶

    《中药大辞典》:翻白叶药材名称翻白叶拼音Fān Bái Yè别名小管仲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长柔毛委陵菜的根。春、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巴豆壳

    《中药大辞典》:巴豆壳药材名称巴豆壳拼音Bā Dòu Ké别名巴豆皮(《宣明论》)。出处《纲目》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巴豆"条。功能主治①《纲

  • 金腰带

    《中药大辞典》:金腰带药材名称金腰带拼音Jīn Yāo Dài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垂穗荛花的花、根、茎皮。花在开放时采收;根、茎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垂穗荛花,又名:细轴荛花、野棉

  • 大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菇药材名称大红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生混交林及阔叶林内地上

  • 紫丁香

    药材名称紫丁香拼音Zǐ Dīnɡ Xiānɡ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紫丁香的叶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oblata Lindl.[S.vulgar

  • 壶卢子

    《中药大辞典》:壶卢子药材名称壶卢子拼音Hú Lú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功能主治《御药院方》:"治齿龈或肿或露,

  • 马鬃

    《中药大辞典》:马鬃药材名称马鬃拼音Mǎ Zōnɡ别名马髻毛(《别录》),马牦(《千金方》)。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毒性《纲目》:"有毒。"功能主治治女子

  • 火炭母

    药材名称火炭母拼音Huǒ Tàn Mǔ别名翅地利、火炭星、火炭藤、白饭草、白饭藤、信饭藤来源为蓼科蓼属植物火炭母Polygunum chinense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或鲜

  • 水虱草

    药材名称水虱草拼音Shuǐ Shī Cǎo别名芝麻关草、筅帚草、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水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mbristylis miliacea(L.)Vahl[Sci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