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湿柳叶菜

水湿柳叶菜

《中药大辞典》:水湿柳叶菜

药材名称水湿柳叶菜

拼音Shuǐ Shī Liǔ Yè Cài

别名独木牛(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柳叶菜科植物沼生柳叶全草。8~9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上部被曲柔毛。叶下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条状披针形至近条形,长2~4厘米,宽4~10毫米,通常全缘。花两性,单生于上部叶腋,粉红色,长4~7毫米;花萼裂片4,外疏被短柔毛;花瓣4,倒卵形,先端凹缺;雄蕊8,4长4短;子房下位,柱头短棍棒状。蒴果圆柱形,长4~6厘米,被曲柔毛,种子顶端有1簇白色种缨。

生境分部生于沼泽地及山坡湿润处。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性味淡,平。

归经入肺、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风热声嘶,高热下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复方①治咽喉发炎:水湿柳叶菜配开喉箭、蓝布裙、筋骨草、高山龙胆三颗针皮,煎汤服。

②治风热咳嗽,声嘶,支气管炎:水湿柳叶菜配陇蜀杜鹃叶、石刁柏,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湿柳叶菜

药材名称水湿柳叶菜

拼音Shuǐ Shī Liǔ Yè Cài

英文名all-grass of Marshy Willowweed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沼生柳叶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palustre 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木,高20-50cm。茎上部被曲柔毛。叶上部互生,下部对生;近无柄;叶条状披针形至近条形,长2-4cm,宽4-10mm,通常全缘,无毛。花两性,单生于上部叶腋,粉红色,长4-7mm;花萼裂片4,长2.5-3.5mm,外被短柔毛;花瓣4,倒卵形,先端凹缺;雄蕊8,4长4短;子房下位,柱头短棍棒状。蒴果圆柱形,长4-6cm,被曲柔毛,具长1-2cm,被曲柔毛,具长1-2cm的果柄;种子近倒披针形,长1-1.5mm,先端有一簇白色种缨。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沼泽及山坡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河南、湖北及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利湿。主风热感冒;音哑;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水肿;淋痛;湿热泻痢;风湿热痹;疮痈;毒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2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菱壳

    《中药大辞典》:菱壳药材名称菱壳拼音Línɡ Ké别名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功能主治

  • 峨嵋耳蕨

    药材名称峨嵋耳蕨拼音é Méi ěr Jué别名万年青(《峨嵋药植》),树林株(《中国药植志》)。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峨嵋耳蕨的全株。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

  • 胃友

    《中药大辞典》:胃友药材名称胃友拼音Wèi Yǒu别名叶上花、清香桂、万年青(《云南中草药》),土丹皮、大风消(江西《草药手册》),野樱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黄

  • 白苣

    《中药大辞典》:白苣药材名称白苣拼音Bái Jù别名生菜(《千金·食治》),石苣(《纲目》),千层剥(《植物名实图考》)。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

  • 洋蓍草

    《中药大辞典》:洋蓍草药材名称洋蓍草拼音Yánɡ Shī Cǎo别名锯草(《中国药植图鉴》),蜈蚣蒿、一苗蒿(《陕西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菊科植物千叶蓍的全草。6~8月采收。

  • 雀头血

    《中药大辞典》:雀头血药材名称雀头血拼音Què Tóu Xuè出处《别录》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头部的血液。功能主治《别录》:"主雀盲。"用法用量外用:

  • 星毛羊奶子

    药材名称星毛羊奶子拼音Xīnɡ Máo Yánɡ Nǎi Zǐ英文名Stellate Elaeagnus别名星毛胡颓子、牛奶、马奶。出处始载于《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

  • 下冈哇

    药材名称下冈哇拼音Xià Gānɡ Wā别名展毛翠雀花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德木萨止泻痢。德木萨分为三种,生长在山头,植株短,叶厚,花甚白,光泽不明显者称为洛赞青保;花小,淡蓝色,生长在浅山坡、山沟者

  • 毛千屈菜

    药材名称毛千屈菜别名水滨柳、铁菱角来源千屈菜科千屈菜属植物毛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 var. tomentosa DC.,以根状茎及全草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性味甘、苦,凉。

  • 狗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骨药材名称狗骨拼音Gǒu Gǔ别名犬骨来源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的骨骼。药用以四肢骨为佳,四季可收,悬挂当风处晾干。性状质坚实,不甚沉重,白色或微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