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柿木皮

柿木皮

《中药大辞典》:柿木皮

药材名称柿木皮

拼音Shì Mù Pí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柿科植物树皮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功能主治治下血及汤火伤。

复方①治下血不止:柿木皮,暴干更焙,筛末。米饮和二钱匕服之。(《本草图经》)

②治汤火疮:柿木皮,烧灰,油调敷。(《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柿木皮

药材名称柿木皮

拼音Shì Mù Pí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kaki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多为栽培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下血;;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5-6g。外用:适量,烧灰,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头草药材名称油头草别名大鱼眼草、无喙齿冠草来源菊科油头草Myriactis nepalensis Le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微辛,凉。功能

  • 竹实

    药材名称竹实拼音Zhú Shí别名竹米(《本草别说》)。出处《本经》来源为禾本科竹类植物的颖果。功能主治①《本经》:"益气。"②《物理小识》:"下积。

  • 梓叶

    《中药大辞典》:梓叶药材名称梓叶拼音Zǐ Yè出处《本经》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

  • 三爪龙

    药材名称三爪龙拼音Sān Zhǎo Lónɡ别名狗脚迹。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三叶乌蔹莓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yratia trifolia(L.)Domin[Vitis trifolia

  • 野茶子

    《中药大辞典》:野茶子药材名称野茶子拼音Yě Chá Zǐ出处《四川滞洪药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钝叶柃的果实。原形态小灌木,高1~2米。小枝较粗糙。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化很大,披针形、长椭圆形

  • 秤杆草

    《中药大辞典》:秤杆草药材名称秤杆草拼音Chènɡ Gǎn Cǎo别名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杆、白升麻、红升麻、土升麻。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山兰的全草或根。夏秋季采。原形态多年

  • 鸭公藤

    药材名称鸭公藤拼音Yā Gō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多叶勾儿茶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ex Law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全株,

  • 青藏虎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藏虎耳草药材名称青藏虎耳草拼音Qīnɡ Zànɡ Hǔ ěr Cǎo别名松吉斗[藏名]来源虎耳草科青藏虎耳草Saxifraga przewalskii Engl.,以全

  • 斑唇马先蒿

    药材名称斑唇马先蒿来源玄参科斑唇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Rudolph var. tubiformis (Klotz.) Tsoo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青海、四川、云南

  • 藏红花

    药材名称藏红花拼音Zànɡ Hónɡ Huā别名撒法即(《医林集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