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木皮
《中药大辞典》:柞木皮
药材名称柞木皮
拼音Zhà Mù Pí
别名孤奴、纳葛窊(《霉疠新书》)。
出处《本草拾遗》
原形态柞木(《本草拾遗》),又名:凿子木(《纲目》),凿头木(《本草求原》),红檬、柞树(《草木便方》),檬子树(《分类草药性》),葫芦刺、刺凿、檬榕、羊志木、鼠木、野棉花。
常绿乔木,高可达2~10米,多少有刺,尤以幼时为甚;小枝秃净或被微柔毛。单叶互生,革质,卵形,长3~7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尖、钝或浑圆,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秃净,侧脉5~8对;叶柄长4~10毫米。总状花序腋生,长1~2厘米,被微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淡黄色或绿黄色,直径约5毫米,有花盘:萼片卵圆形,长约1毫米;花瓣缺;雄花有雄蕊多数,长2~3毫米。浆果球形,直径3~4毫米,熟时黑色。种子2。、3颗。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平原、丘陵地或小山下部疏林中。分布我国南部、中部、西部及华东等地。
性味苦酸,凉。
①《嘉佑本草》:"味苦,平,无毒。"
②《纲目》:"酸涩。"
③《本草求原》:"辛,微寒。"
功能主治燥湿,除热。治黄疸,瘰疬,疮毒溃烂。
①《本草拾遗》:"治黄疸病,烧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②《纲目》:"治鼠瘘,难产,催生,利窍。"
③《本草求原》:"平肝降火,益阴,堕胎,破块。"
④《分类草药性》:"治酒毒下血。"
用法用量煎汤,2~3钱;或研末。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鼠瘘:柞木皮五升。水一斗,煮汁二升服。(《外台》)
②治鼠咬伤:柞木皮二钱,当归三分,川芎三分,金银花一钱,大黄五分,甘草一分。水煎服。(《救急选方》柞木皮汤)
③治梅疮皮肤溃烂:柞木皮、土茯苓各三钱,银花、荆芥、地黄、芍药、防风各二钱,牛膝、木瓜、黄柏各一钱。上十味,呀咀,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半。去滓,温服。(《霉疠新书》)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柞木皮,主黄疸病者,盖黄疸因湿热郁于肠胃而发,此药苦能燥湿,微寒能除热,兼得下走利窍之性,则湿热皆从小便出而黄自退矣。今世又以为治难产催生主要药,亦取其下达、利窍之性耳。同鱼膘、人参、千里马、百草霜、牛膝、白芷、当归、益母草为催生之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柞木皮
药材名称柞木皮
拼音Zhà Mù Pí
英文名bark of Japanese Xylosma
别名孤奴、纳葛窳。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图经》:柞木,木高一、二丈,叶细于栎,枝干多刺,文理坚实而黑。
2.《纲目》:柞木处处山中有之。高者丈余,叶小而有细齿,光滑而韧,其木及叶丫皆有针刺,经冬不雕,五月开碎白花,不结子,其木心理皆白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ylosma congestum (Lour.) Merr.[Croton congestum Lour.;X.japonicum (Walp.) A.Gray;X.racemosum (Sieb.et Zucc.) Miq.]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柞木常绿灌木或小乔大,高2-10m。枝干常疏生长刺,尤以小枝为多。叶革质,互生,具柄,长3-10mm;叶片广卵形、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锯齿;侧脉4-6对。花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长1-2cm,有柔毛;萼片4-6,卵圆形;无花瓣;雄花有多数雄蕊,花盘由多数腺体组成,位于雄蕊外围;雌花花盘圆盘状,边缘略成浅波状,子房1室,有2侧膜胎座;花柱短,柱头2浅裂。浆果球形,直径3-4mm,成熟时黑色,先端有宿存花柱。种子2(-3)颗。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原、丘陵地、地落附近或山麓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秦岭以南和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催产。主湿热黄疸;痢疾;瘰疬;梅疮溃烂;鼠瘘;难产;死胎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研末。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鼠瘘:柞木皮五升。水一斗,煮汁二升服。(《外台》)②治鼠咬伤:柞木皮二钱,当归三分,川芎三分,金银花一钱,大黄五分,甘草一分。水煎服。(《救急选方》柞木皮汤)。③治梅疮皮肤溃烂:柞木皮、土茯苓各三钱,银花、荆芥、地黄、芍药、防风各二钱,牛膝、木瓜、黄柏各一钱。上十味,FU咀,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半,去滓,温服。(《霉疠新书》)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遣》:治黄疸病,烧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2.《纲目》:治鼠瘘,难产,催生,利窍。
3.《本草求原》:平肝降火,益阴,堕胎,破块。
4.《分类草药性》:治酒毒下血。
5.《本草经疏》:柞木皮,主黄疸病者,盖黄疸因湿热郁于肠胃而发,此药苦能燥湿,微寒能除热,兼得下走利窍之性,则湿热皆从小便出而黄自退矣。今世又以为治难产催生之要药,亦取其下达、利窍之性耳。同鱼膘、人参、千里马、百草霜、牛膝、白芷、当归、益母草为催生之药。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