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松节油

松节油

《中国药典》:松节油

药材名称松节油

英文名OLEUM TEREBINTHINAE

来源本品为松科松属数种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得到的挥发油。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清液体;臭特异;久贮或暴露空气中,臭渐增强,色渐变黄;本品易燃,燃烧时发生浓烟。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与氯仿、乙醚或冰醋酸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

相对密度应为0。850~0。870(附录ⅦA)。

馏程取本品,照馏程测定法(附录ⅦB)测定,在154~165℃馏出的数量不得少于90。0%(ml/ml)。

折光率应为1。466~1。477(附录ⅦF)。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20%;柱温90℃。理论板数按α-蒎烯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校正因子测定 取正丁醇适量,精密称定,加石油醚(30~60℃)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20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α-蒎烯对照品约30mg,精密称定,置10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石油醚(30~60℃)至刻度,摇匀,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 取本品约35mg,精密称定,置10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用石油醚(30~6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α-蒎烯(C10H16)不得少于70。0%。

功能主治皮肤刺激药。用于肌肉痛或关节痛等。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擦患处。

贮藏遮光,密封,置阴凉处。

备注(1)对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等症,可单味浸酒服或与羌活独活防风桑枝、海风藤川芎当归等药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松节油

药材名称松节油

拼音Sōnɡ Jié Yóu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松属(Pinus)若干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得到的挥发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inus massoniana Lamb.2.Pinus tabulaeformis Carr.3.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4.Pinus thunbergii Parl

采收和储藏:采集树脂有上升式(即V形法)、下降式(即Y形法)采脂法及化学药剂处理法。我国现以采用下降式采脂法为主。先直径20-50cm的松树。在距地面2m高的树干处开割口。在开割割口前先要刮去粗皮,但不要损伤木质部,刮面长度50-60cm,宽25-40cm;在刮面中央开割长35-50cm,宽1-1.3cm,深入木质部1-1.2cm 的中沟,中沟基部装一受脂器,再自中沟开割另一对侧沟,可将油树脂不断收集起来。以在30-35℃采收为宜,即长江以南在5-10月,华北及东北在6-9月。

原形态1.乔木,高达45m,胸围1.5m。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成不规则长块状裂。小枝常轮生,淡黄褐色,无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褐色,先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有长尖头。叶针形,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30cm,细长而柔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cm,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淡紫红色。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径2.5-4m,有短梗,下垂,熟时粟褐色;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cm;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鳞脐微凹,无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mm,连翅长2-2.7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2月。

2.乔木,高达25m,胸围可达1m以上。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甲状裂,裂隙红褐色。枝轮生,小枝粗壮,淡橙黄色或灰黄色;冬芽宽椭圆形,先端尖,红褐色。叶针形,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cm,径约1.5mm,边缘有细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时淡褐色,渐变成暗灰色。雄球花圆柱形,长1.2-1.8cm,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状;雌球花序阔卵形,长7mm,紫色,着生于当年新枝上。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cm,有短梗,向下弯垂,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宿存数年之久;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1.6-2cm,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着,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连翅长1.5-1.8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3..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5m。树皮橘红色,不规则鳞片状脱落。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有白粉,无毛;冬芽长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长5-12cm,径约1mm,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约4-6个,边生。雄球花淡红黄色,圆筒形,5-12mm,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易脱落,有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mm,连翅长1.5-2m,种翅宽5-7mm。花期4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4.乔木,高达30m,胸围可达2m。幼树皮暗灰色,老时灰黑色,粗厚,不规则块裂。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无毛;冬芽银白色,圆柱状椭圆形或圆柱形,顶尖,芽鳞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有光泽,粗硬,长6-12cm,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有树脂道6-11个,中生。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长1.5-2cm;雌球花单生或2-3个聚生新枝近顶端,直立,卵圆形,淡紫红色。球果熟时褐色,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4-6cm,径3-4cm,有短梗,向下弯垂,中部种鳞卵状椭圆形,鳞盾稍肥厚,横脊显着,鳞脐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5-7mm,连翅长1.5-1.8cm,种翅灰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

2.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

3.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

4.生于东部沿海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3.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南京一带有栽培。

4.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清液体;臭特异;久贮或暴露空气中,臭渐增强,色渐变黄;本品易燃,燃烧时发生浓烟。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与氯仿、乙醚或冰醋酸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相对密度应为0.850-0.870。其馏在154-165℃馏出的数量不得少于90.0%。 折光率应为1.466-1.477。本品1ml加90%乙醇7ml振摇使溶解,溶液应澄清。相品1g,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

化学成分含树酯酸、脂肪酸、单萜、倍半萜类。

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松根提取物松根油体外抑菌实验及对动物实验性体癣、癣菌病治疗观察表明:具有较强的抗真菌(白色念珠菌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2.溶石作用 体外溶石实验表明:5%医用松节油乳剂能使胆色素型结石在60h后全溶;松节油中的主要成分α-蒎烯、β-蒎烯和两者的混合物也能使胆色素型结石溶为碎块。体内外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乳剂均呈现较明显的溶石效果,作用虽不及医用松节油强,但对胃肠道和胆道均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局部组织无充血、出血、粘膜坏死和炎症浸润等现象,毒副反应较低。且具有一定的消炎和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

鉴别1.检查乙醇中不溶物 取本品1ml,加90%乙醇7ml,振摇使溶解,溶液应澄清。 重金属:取本品1g,依法检查(药典附录ⅨE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2.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药典附录Ⅵ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20%;柱温90℃。理论板数按α-菠烯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3.校正因子测定 取正丁醇适量,精密称定,加石油醚(30-60℃)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20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α-蒎烯对照品约30mg,精密称定,置10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石油醚(30-60℃)至刻度,摇匀,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3.测定法:取本品约35mg,精密称定,置10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用石油醚(30-6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α-蒎烯(C10H16)不得少于70.0%。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主关节肿痛;肌肉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徐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心叶荆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心叶荆芥药材名称心叶荆芥拼音Xīn Yè Jīnɡ Jiè别名假荆芥、山藿香、假苏、小荆芥、西藏土荆芥来源唇形科心叶荆芥Nepeta cataria L.,以全

  • 龙眼

    药材名称龙眼拼音Lónɡ Yǎn别名桂圆来源见"龙眼肉"。性味甘、平温、无毒。归经入心、脾、胃。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

  • 三叶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叶木蓝药材名称三叶木蓝别名地蓝根来源豆科三叶木蓝Indigofera trifoliat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

  • 崖姜

    药材名称崖姜别名穿石剑来源蕨类水龙骨科崖姜属植物崖姜Pseudodrynaria coronans (Wall.) Ching,以根状茎入药。春夏采集,去毛,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微涩,温。功能主治

  • 姜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皮药材名称姜皮拼音Jiānɡ Pí别名生姜皮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表层。将生姜洗净,浸于清水中过夜,用刀

  • 蓝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树药材名称蓝树别名米木、大蓝靛、木蓝、木靛、板蓝根[广西、博白、南宁]、大青叶[广西、邕宁]来源夹竹桃科蓝树Wrightia laevis Hook. f. [W. hainan

  • 榕树皮

    《中药大辞典》:榕树皮药材名称榕树皮拼音Rónɡ Shù Pí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树皮。药理作用参见"榕树叶"条。功能主治治泄泻,

  • 鹅肠菜

    药材名称鹅肠菜拼音é Chánɡ Cài别名脚皮菜、鸡肠菜、黑昆布、小海带、野海带、脚白菜、鹅蛋菜、簸箕菜、面筋菜、土海带、海带丝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鹅肠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dar

  • 止咳菊

    药材名称止咳菊拼音Zhǐ Hāi Jú别名菊花参、孩儿参、土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滇女蒿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lytia delauayi (Franch.ex W. W. Sm

  • 小紫金牛

    药材名称小紫金牛拼音Xiǎo Zǐ Jīn Niú别名小狮子、黑果凉伞、小凉伞、入骨风、小郎伞、石狮子、杉纽根、产后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小紫金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