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杉松

杉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松

药材名称杉松

别名松壳络树

来源松科油杉属植物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以根皮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研末。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瘀,消肿,接骨。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疮痈,漆疮。

用法用量3~5钱,水煎冲酒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用鲜根皮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杉松

药材名称杉松

拼音Shān Sōnɡ

别名白松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杉松的叶、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ies holophylla Maxim.

采收和储藏:叶春、夏、秋季可采收,根皮全年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m。树皮幼时淡褐色,不剥裂,老时暗褐色,浅线裂;枝条平展;一年生枝淡黄灰色或淡黄褐色,无毛,有光泽;冬芽卵圆形,有树脂。叶线形,长2-4cm,宽1.5-2.5mm,坚硬,直伸或弯镰状,先端急尖或渐尖,不分叉,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生于果枝上的叶上面中上部或近先端通常有2-5条不规则的气孔线。雌雄同株,均着生二年枝上;雄球花圆筒形,着生叶腋,下垂,长约15mm,黄绿色;雌球花长圆筒状,直立,长约35mm,淡绿色,生于枝顶部。球果圆柱形,长6-14cm,径3.5-4cm,近无梗,果鳞肾状扇形,长约1.5cm,宽约3cm;苞鳞短,长不及种鳞的一半,不露出。种子倒或歪三角状,长8-9mm,种翅宽大,淡褐色,较种子为长。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海拔500-1200m的中山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幼时外表面灰褐色或白褐色,不剥裂;老时暗褐色,浅裂,内面灰白色。叶条形,长2-4cm,宽1.5-2.5mm。先端突出或渐尖,坚硬,叶内树脂管中生。树皮气微,味微苦。叶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祛风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浸泡在60℃左右水中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四川苦丁茶

    药材名称四川苦丁茶拼音Sì Chuān Kǔ Dīnɡ Chá别名苦丁茶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总梗女贞、粗壮女贞或丽叶女贞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gustrum pricei Hayat

  • 山藿香

    《中药大辞典》:山藿香药材名称山藿香拼音Shān Huò Xiānɡ别名血见愁、血芙蓉(《生草药性备要》),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广西中兽医药植》),皱面草、方枝苦草(广

  • 生等[藏药名]

    药材名称生等[藏药名]别名生等膏来源鼠李科生等Rhamnella gilgitica Mansf. et Molch,以木材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消肿。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黄

  • 刺槐花

    《中药大辞典》:刺槐花药材名称刺槐花拼音Cì Huái Huā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原形态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

  • 短穗兔耳草

    药材名称短穗兔耳草拼音Duǎn Suì Tù ěr Cǎo英文名Shortspike Lagotis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短穗兔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t

  • 龙牙楤木叶

    药材名称龙牙楤木叶拼音Lónɡ Yá Sǒnɡ Mù Yè英文名Aralia elata(Miq.)Seem.别名刺老鸦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嫩叶及芽。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 鼍甲

    《中药大辞典》:鼍甲药材名称鼍甲拼音Tuó Jiǎ别名鮀鱼甲(《本经》)。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鼍科动物扬子鳄的鳞甲。原形态扬子鳄,又名:鮀鱼(《本经》),鼍(陶弘景),土龙(《续博物志》

  • 双肾子

    《中药大辞典》:双肾子药材名称双肾子拼音Shuānɡ Shèn Zǐ别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江西草药》),对对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兰科植物齿片鹭兰的块

  • 过江龙子

    《中药大辞典》:过江龙子药材名称过江龙子拼音Guò Jiānɡ Lónɡ Zǐ别名木腰子(《生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豆科植物九龙藤的种子。冬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黄花夹竹桃叶

    药材名称黄花夹竹桃叶拼音Huánɡ Huā Jiá Zhú Táo Yè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的叶片。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