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木姜子

木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姜子

药材名称木姜子

拼音Mù Jiānɡ Zǐ

别名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山苍子[贵州南部]

来源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木姜子Litsea pungens Hemsl.的果实,其也入药。8~9月采果,晒干。夏秋采叶,晒干。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行气,健脾利湿,外用解毒。用于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腹泻,中暑吐泻;外用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果实3~5钱,水煎服,或3~5分,研粉吞服;外用鲜果、叶捣烂敷,或果实研粉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木姜子

药材名称木姜子

拼音Mù Jiānɡ Zǐ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果实。8~9月间采取。

原形态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腊梅柴、滑叶树、山姜子。

落叶小乔木,高3~7米。花枝细长。叶簇聚于枝端,纸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初有绢丝状短柔毛,后渐变为平滑;叶柄有毛。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由8~12朵花组成,具短梗;花先于叶开放;总苞片表面有毛,早落;花黄色,花梗细小,长1~1.5厘米,有绢丝状粗毛;花被6,倒卵形;花药4室,瓣裂,全内向,花丝仅于基部有细毛;雌花较大,有粗毛。核果球形,蓝黑色,直径约7~10毫米;果梗上部稍肥大。花期3~4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溪旁、坡地或杂木林缘。分布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等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调气,消食。治胃寒腹痛,泄泻,食滞饱胀。

①《贵州民间药物》:"健脾燥湿,助消化,外治疮毒。"

②《重庆草药》:"逐寒、镇痛,健胃、消饱胀。治心胃冷气痛,冷骨风,寒食摆子,痛经。"

③《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烂敷。

注意《重庆草药》:"肠胃有热者忌用。"

复方①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水泻腹痛:木姜子研末,开水吞服一钱。

③治发痧气痛:木姜子、青藤香、蜘蛛香各一钱。研末,酒吞服。

④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木姜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三至五分。(②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关节痛:木姜子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湖南药物志》)

⑥治疔疮:木姜子捣绒外敷。(《贵州民间药物》)

备注此外,四川地区尚以同属植物山鸡椒及清香木姜子的果实作木姜子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木姜子

药材名称木姜子

拼音Mù Jiānɡ Zǐ

英文名Fruit of Pungent Litse, Fruit of Fourflower Litse, Pungent Litse

别名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木椒子、腊梅柴、大木姜、香桂子、猴香子、生姜材、黄花子、辣姜子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清香木姜子、毛叶木姜子和木姜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tsea euosma W.W.Smith2.Litsea mollis Hemsl.[Litsea mollifolia Chun]3.Litsea pungens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季末采摘,阴干。

原形态1.清香木姜子 落叶小乔木,高10m。幼枝有短柔毛;顶芽圆锥形,外被黄褐色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4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略圆,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被疏柔毛,中脉稍密。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常4个簇生于短枝上,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裂片6,黄绿色或黄白色,椭圆形,长约2mm;能育雄蕊9,花丝有灰黄色柔毛,花药4室,皆内向瓣裂。果球形,直径5-7mm,先端具小尖头,成熟时黑色;果柄长4mm,果托不增大,有稀疏短柔毛。花期2-3月,果期9月。

2.毛叶木姜子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m。幼枝灰褐色,密被短柔毛,老时脱落;顶芽圆锥形,鳞片外面有柔毛。叶互生或聚生于枝顶;叶柄被白色柔毛;叶片长圆形椭圆形,长4-12cm,宽2-4.8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仅中脉疏被柔毛,下面绿白色,密被白色柔毛。伞形花序腋生,常2-3个簇生于短枝上;花单性雌雄异株,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裂片6,黄色,宽倒卵形;能育雄蕊9,花丝有柔毛;退化雌蕊无。果球形,直径约5mm,果托很小,成熟时蓝黑色,果梗长5-8mm,有稀疏短柔毛。花期3-4月,果期9-10月。

3.木姜子,落叶小乔木,高3-7m。花枝细长。叶簇聚于枝端,纸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0cm,初有绢丝状短柔毛,后渐变为平滑;叶柄有毛。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由8-12朵花组成,具短梗;花先于叶开放;总苞片表面有毛,早落;花黄色,花梗细小,长1-1.5cm,有绢丝状粗毛;花被6,倒卵形;花药4室,瓣裂,全内向,花丝仅于基部有细毛;雌花较大,有粗毛。核果球形,蓝黑色,直径约7-10mm;果梗上部稍肥大。花期3-4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阔叶林中湿润处。

2.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常绿阔叶林缘或次生阔叶林中。

3.生于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部等地。

3.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类圆球形,直径4-5mm。外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网状皱纹,先端钝圆,基部可见果柄脱落的圆形疤痕,少数残留宿萼及折断提醒柄。除去果皮,可见硬脆的果核,表面暗棕褐色。质坚脆,有光泽,外有一隆起纵横纹。破开后,内含种子1粒,胚具子叶2片,黄色,富油性。气蓄谋香,味辛辣,微苦而麻。

化学成分1.清香木姜子 鲜果含挥发油2.5%-3%,主成分为柠檬醛-a(citral-a)即是牻牛儿醛(geranial),柠檬醛-b(citral-b)即是橙花醛(neral),共80.5%,柠檬烯(limonene)5.1%,香茅醛(citronellal)3.9%,芳樟醇(linalool)2.8%,牻牛儿醇(geraniol)1.9%等。种仁含油57.7%,主成分为月桂酸(lauric acid)占85.6%,还含癸酸(capric acid)7.5%,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2.8%,油酸(oleic acid)2.6%,亚油酸(linoleic acid)1.1%,棕榈酸(palmitic acid)0.3%,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 acid)0.1%等。

2.毛叶木姜子 果含挥发油3%-5%,脂肪油25%。

3.木姜子 干果含挥发油约2%-6%,主要成分为柠檬醛(citral),牻牛儿醇(geraniol),柠檬烯(limonene)等。种仁含油55.4%,主成分为月桂酸(lauric acid)39.5%,癸酸(capric acid)41.7%,还含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 acid)8.1%,癸烯酸(decenoic acid)2.7%,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 acid)1.0%,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1.0%,油酸(oleic acid)1.7%,亚油酸(linoleic acid)2.9%,辛酸(caprylic acid)0.1%等。

药理作用1.平喘作用 离体气管平滑肌试验表明,山苍子油(毛叶木姜子果实提取的挥发油)10μl/ml能松驰豚鼠正常气管平滑肌及乙酰胆碱或组胺致痉的气管平滑肌。预先加入挥发油可阻断乙酰胆碱及组胺引起的收缩。用含1μl/ml挥发油的Locke液灌流,第3分钟开始就能增加正常豚鼠离体肺灌流量,给豚鼠灌胃300μl/kg,腹腔注射170μl/kg,对5%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豚鼠过敏性休克和豚鼠离体回肠过敏性收缩试验等,其挥发油均呈明显抗过敏作用,同时对慢反应物质所致豚鼠肠段收缩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表明其平喘作用除扩张支气管,还与抗过敏介质的形成和释放有关。

2.抗心律失常作用 给小鼠灌胃毛叶木姜子油0.3ml/kg,连续3d,能明显降低氯仿引起的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变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对氯化钡所致大鼠的双向性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迅速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对乌头碱引起心律失常的剂量及致死量有所提高,但统计学不显着,对毒毛花苷G引起的心律失常无对抗作用。

3.抗真菌作用 0.005%-0.01%木姜子油能抑制试管内黄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孢子菌等9种皮肤癣菌。0.033%-0.1%还能抑制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及几种皮肤着色真菌(裴氏着色真菌、卡氏枝孢菌、茄病镰刀霉、粉绿木霉等)。唯对曲菌抑菌力较弱,直到浓度加大到1%,才能抑制黄曲霉和烟曲霉。除抑菌作用外,木姜子油尚有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初步认为抑菌有效成分为柠檬醛等。

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止痛;燥湿健脾消食;解毒消肿。主胃寒腹痛;暑湿吐泻;食滞饱胀;痛经;疝痛;疟疾;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粉每次1-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调敷。

注意热证忌服。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健脾燥湿,助消化,外治疮毒。

2.《重庆草药》:逐寒、镇痛,健胃、消饱胀。治心胃冷气痛,冷骨风,寒食摆子,痛经。肠胃有热者忌用。

3.《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钱。水煎服。治关节痛:木姜子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紫地榆

    药材名称紫地榆拼音Zǐ Dì Yú别名隔山消、赤地榆来源牻牛儿苗科老鹤草属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 Knuth [G. strigosum auct.

  • 蚕沙

    药材名称蚕沙拼音Cán Shā英文名silkworm shit别名原蚕屎、晚蚕沙、蚕砂、原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蚕屎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拉丁植物

  • 牡荆

    药材名称牡荆拼音Mǔ Jīnɡ别名黄荆、小荆、楚性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根:甘、若、平、无毒。茎:甘、平、无毒。功能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

  • 鲤鱼胆

    《中药大辞典》:鲤鱼胆药材名称鲤鱼胆拼音Lǐ Yú Dǎn出处《本经》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胆。化学成分除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胆汁色素、脂类等外,尚含鲤甾醇;又证明在鲤体中,胆甾醇可变为鲤甾

  • 鹅喉管

    《中药大辞典》:鹅喉管药材名称鹅喉管拼音é Hóu Guǎ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喉管。功能主治治喉痹,哮喘,赤白带下。复方①治喉症:鹅喉气管一个(阴阳瓦炙黄色),冰片

  • 接骨丹

    《中药大辞典》:接骨丹药材名称接骨丹拼音Jiē Gǔ Dān别名象耳朵(《云南中草药选》),大葫芦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鞘柄木的茎皮或叶。全年可采。晒干研粉

  • 银朱

    《中药大辞典》:银朱药材名称银朱拼音Yín Zhū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

  • 阴香皮

    《中药大辞典》:阴香皮药材名称阴香皮拼音Yīn Xiānɡ Pí别名广东桂皮(《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原形态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

  • 疔毒草

    《中药大辞典》:疔毒草药材名称疔毒草拼音Dīnɡ Dú Cǎo别名亚尔母堂(藏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裂叶堇菜的全株。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

  • 都咸子

    《中药大辞典》:都咸子药材名称都咸子拼音Dōu Xián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鸡腰果的果实。原形态鸡腰果,又名:都咸树(《南方草木状》),槚如树、心果树。常绿乔木,有乳状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