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蕨鸡

小蕨鸡

药材名称小蕨鸡

拼音Xiǎo Jué Jī

别名白粉蕨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根茎、叶。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倾斜,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草质,下面通常有灰白色粉粒;叶柄长10~20厘米,紫褐色,下部具淡褐色的鳞片;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5~7厘米,3回羽状深裂;羽片三角状披针形,有短柄,顶端的彼此以狭翅和叶轴相连,其余从无翅的叶轴分开,基部1对略短;小羽片多少有狭翅相连;裂片圆钝头,全缘。孢子囊群边缘着生,连续不断。

生境分部生于疏林下石缝中,或坡脚阴处。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凉血。

复方①治咳血:㈠小蕨鸡根茎一两。煎汤服。㈡小蕨鸡根茎、野棉花各三至四钱。煎水服。

②治刀伤:小蕨叶适量,研末撒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头茶果

    药材名称大头茶果拼音Dà Tóu Ch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大头茶GordoniaaxillarisDietr.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rdonia axillaris Diet

  • 台湾泡桐

    药材名称台湾泡桐拼音Tái Wān Pào Tónɡ英文名Bark or root of Kawakami Paulown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台湾桐的树皮。拉丁植物

  • 仙半夏

    药材名称仙半夏拼音Xiān Bàn Xià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制法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内,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25斤,加

  • 孩儿草

    《中药大辞典》:孩儿草药材名称孩儿草拼音Hái ér Cǎo别名蓝色草(《广州植物志》),明萼草(《种子植物名称》),甴曱草、黄蜂草(《广东中药》Ⅱ),积药草、土夏枯草(广州空军《

  • 黑面叶根

    药材名称黑面叶根拼音Hēi Miàn Yè Gēn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黑面叶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生境分部产广西、广东等地。性状干燥根呈圆柱状

  • 蒲黄滓

    药材名称蒲黄滓拼音Pú Huánɡ Zǐ别名蒲萼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系蒲黄筛选后剩下的花蕊、毛茸等杂质。功能主治炒用,甚涩肠,止泻血及血痢。用法用量内服:作散剂,每服1~2钱。摘

  • 短穗草胡椒

    药材名称短穗草胡椒拼音Duǎn Suì Cǎo Hú Ji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短穗草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peromia duclouxii C.DC.原形态短穗草胡椒 一年生

  • 鹅掌楸根

    药材名称鹅掌楸根拼音é Zhǎnɡ Qiū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除湿,强筋壮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泡酒服

  • 干姜

    《中国药典》:干姜药材名称干姜拼音Gàn Jiānɡ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

  • 刺桐叶

    《中药大辞典》:刺桐叶药材名称刺桐叶拼音Cì Tó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蛔虫症。用法用量研末开水冲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