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寸金草

寸金草

《中药大辞典》:寸金草

药材名称寸金草

拼音Cùn Jīn Cǎo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3厘米。根丛生,长约10~12厘米。茎丛生,斜举或近直立,方形,密被白色绵毛。单叶对生;卵形至三角状阔卵形,长8~14毫米,宽6~12毫米,先端短尖,基部钝圆或近平截,缘有钝齿;上面有皱纹,两面均被白色长绵毛,下面尤多;叶柄长3.3毫米。轮伞花序着生于茎的上部;花序下有卵形苞片1对,每轮有花十数朵;花无梗,基部生有狭线形苞片1枚,长约7毫米,被毛;花冠2唇形,淡红紫色,花冠管劲直,上唇直立,下唇扩展,远超出花萼。小坚果光滑。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荒地、路边。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治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寸金草

药材名称寸金草

拼音Cùn Jīn Cǎo

英文名Herb of Bigflower Clinopodium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inopodium megalanthum (Diels) C.Y.Wuet Hsuan ex H.W.Li[Calamintha chinensis Benth.var. megalantha 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cm。茎基部匍匐地面生根;茎四棱形,常带紫红色,密被白色刚毛。叶对生;叶柄长1-3mm,被白色刚毛;叶片三角状卵圆形,长1.2-2cm,宽1-1.7cm,先端钝或锐尖,基部圆或浅心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两面被白色纤毛。轮伞花序多花密集,半球形,生于茎、枝顶部;苞片针状,与花萼等长或略短,具缘毛及小腺点;花萼圆筒状,长约9mm,外面被白色刚毛和有小腺点,上唇3齿,长三角形,先端短芒尖,下唇2齿,三角形,先端长芒尖;花冠粉红色,长1.5-2cm,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先端微缺,柱头2裂。小坚果4,倒卵形,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3500m的山坡、草地、路旁、灌丛中及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牙痛;风湿痛;疮肿;小和疳积;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枫柳皮

    《中药大辞典》:枫柳皮药材名称枫柳皮拼音Fēnɡ Liǔ Pí别名枫杨皮(《湖南药物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枫杨,又名:柜柳(《尔雅》郭璞注),枫柳(

  • 枣树皮

    《中药大辞典》:枣树皮药材名称枣树皮拼音Zǎo Sh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皮,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镰刀,从枣树主干上将老皮刮下,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

  • 扭序花

    药材名称扭序花拼音Niǔ Xù Huā别名竹节黄、竹叶青、软枝接骨草、鳄嘴花、青竹蛇、柔刺草、拔弹藤、竹节王、小接骨来源爵床科扭序花Clinacanthus nutans (Burm.f.)

  • 苦竹笋

    《中药大辞典》:苦竹笋药材名称苦竹笋拼音Kǔ Zhú Sǔn别名苦笋(《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苗。性味①《纲目》:"苦甘,寒。"②《本草求原

  • 槐花

    《中国药典》:槐花药材名称槐花拼音Huái Huā英文名FLOS SOPHORAE别名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

  • 牛肺

    《中药大辞典》:牛肺药材名称牛肺拼音Niú Fè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肺。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补肺。"②《本草蒙筌》:"止咳

  •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药材名称赤铜屑拼音Chì Tónɡ Xiè别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

  • 假大薯

    药材名称假大薯拼音Jiǎ Dà Shǔ别名青木香、假通虎城、土木香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根,洗净,切成数段,晒干。原形态攀援半灌木,

  • 白豆蔻

    《中药大辞典》:白豆蔻药材名称白豆蔻拼音Bái Dòu Kòu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

  • 蓑衣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蓑衣莲药材名称蓑衣莲别名耳叶紫菀来源菊科蓑衣莲Aster auriculatu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平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