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绿藤

大绿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绿藤

药材名称大绿藤

拼音Dà Lǜ Ténɡ

来源葡萄大绿藤Parthenocissus laetevirens Rehd.,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贵州、湖南。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消肿散瘀,接骨。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四肢痹痛。

用法用量1~2两,泡酒服。外用鲜品捣烂包敷或研粉调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绿藤

药材名称大绿藤

拼音Dà Lǜ Ténɡ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葡萄科植物大绿藤茎藤。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木质藤本。茎带绿色,卷须与叶对生,有5~8条细长分枝,末端吸盘常为黑色肥厚的一弯钩。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有疏锯齿,下面无毛或脉上有短柔毛。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生于叶腋;花萼浅盘状,全缘;花瓣5,长卵形;雄蕊5;花柱圆柱形,子房2室。浆果小,圆球形。

生境分部生于沟边林下潮湿处,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

性味麻,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消肿散瘀,接骨。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四肢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泡酒,1~2两。外用:捣敷或研粉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绿藤

药材名称大绿藤

拼音Dà Lǜ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Shinygreen Creeper

别名痧症药。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光叶白粉藤的根或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 glaberrima Pl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光叶白粉藤草质藤本。枝细长,横切面为钝四角形,小枝纤细,均有条纹,通常茎、枝被白粉,干时不在节上脱离;卷须细长,2叉状,与叶对生。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托叶膜质,近圆形;叶片膜质,心状三角形或狭三角形,长6-11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平或浅心形,边缘有疏离的小锯齿,两面无毛,干时灰绿色。伞形花序长2.5-3.5cm;与叶对生,由数个小聚伞花序组成;总花梗长1-2cm;花梗长2.5-5mm,结果时伸长;花萼杯状,先端截平,宽约2mm;花瓣三角状长圆形,长约2mm,急尖;雄蕊4;花盘杯状,4浅裂;子房扁卵形或扁圆形,有短而钝的花柱。浆果小,倒卵状,长约5mm,宽约4mm。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接骨;止痛。主骨折;痧气腹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药藤

    《中药大辞典》:山药藤药材名称山药藤拼音Shān Yɑo Ténɡ出处《上海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秋季连根拔起,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丹毒。用法用量外用:煎

  • 木槿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槿皮药材名称木槿皮拼音Mù Jǐn Pí别名川槿皮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茎皮或根皮。春、夏砍伐茎枝,剥皮晒干;秋

  • 海非菜籽

    药材名称海非菜籽拼音Hǎi Fēi Cà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小麦冬科植物圆果水麦冬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glochin Maritimum L.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圆

  • 小米草

    《中药大辞典》:小米草药材名称小米草拼音Xiáo Mǐ Cǎo别名心木涕区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茎

  • 红果参

    药材名称红果参拼音Hónɡ Guǒ Shēn别名蜘蛛果、山荸荠荠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长叶轮钟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anumoea lancifolia (Roxb. ) Merr.

  • 土人参叶

    《中药大辞典》:土人参叶药材名称土人参叶拼音Tǔ Rén Shēn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马齿苋科植物栌兰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土人参"条。性味微甘,平

  • 苏合香

    《中国药典》:苏合香药材名称苏合香拼音Sū Hé Xiānɡ英文名STYRAX别名苏合油、流动苏合香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枫香属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 Mill

  • 大对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对经草药材名称大对经草拼音Dà Duì Jīnɡ Cǎo别名老君茶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突脉金丝桃Hypericum przewalskii Maxim.,

  • 石栗叶

    《中药大辞典》:石栗叶药材名称石栗叶拼音Shí Lì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石栗的叶。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形态详"石栗子"条。生境分

  • 红天葵

    《中药大辞典》:红天葵药材名称红天葵拼音Hónɡ 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红叶、散血子、龙虎叶(《广西药植名录》),夜渡红、红水葵(《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西药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