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田基黄

大田基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田基黄

药材名称大田基黄

拼音Dà Tián Jī Huánɡ

别名星宿菜、赤脚草、红根草、红根子、红脚菜、红梗草黄脚鸡黄鳝草、矮桃草、散血草

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红根排草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切段或扎把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细长,棕红色,有匍匐枝。茎直立,柔弱,常分枝,浅褐色,基部带红色,有黑色小点。叶互生,具短柄,叶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4~9厘米,宽1~2厘米,两端渐尖,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腺状斑点,下面淡绿色,中脉稍突出。5~7月开花,总状花序顶生,细长柔弱,长达10厘米,稍有腺毛;花梗长1~3毫米;苞片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萼片长约为花冠之半,钝头,边缘有缘毛,膜质,中部有黑色点;花冠深5裂,白色,裂片卵形;雄蕊5,短于花冠;花柱稍短于雄蕊。朔果小球形,果梗长于朔果。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溪边、低草丛潮湿地。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各省区。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用于感冒,咳嗽咯血,肠炎,痢疾,肝炎,疳积,疟疾,风湿关节痛,痛经,闭经,白带;乳腺炎,结膜炎,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复方1、细菌性痢疾:大田基黄1两,鱼腥草凤尾草各7钱,水煎服,每日2剂。

2、跌打损伤疼痛:大田基黄鲜全草3~5两,捣烂外敷伤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田基黄

药材名称大田基黄

拼音Dà Tián Jī Huánɡ

别名红丝毛根、假辣寥、泥鳅菜、星宿菜、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娃霓草、黄鳅草、红头绳、血丝草、红灯心、红筋仔、麻雀利、珍珠菜、红筋草、地木回、拔血红、红香子、红梗草、田岸柴、定经草、水柯、红根仔、矮荷子、矮桃草、散血草、红杆草、红根排草

出处本品始载《植物名实图考》,原名红丝毛根。吴其浚曰:"红丝毛根,产饶州平野。褐茎高尺余,就茎生枝。叶如薄荷叶,淡青无齿。枝端开花成穗,细如粟米,青白色,长三四寸,袅袅下垂。"综上所述,并观其附图,与报春花红根草极相似。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红根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

采收和储藏:4-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茎横走,紫红色。茎直立,高30-70cm,圆柱形,有黑色腺点,基部紫红色,通常不分枝,嫩梢和花序轴具褐色腺体。叶互生;近于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4-11cm,宽1-2.5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有黑色腺点,于后成粒状突起。总状花序顶生,细瘦,长10-20cm;苞片披针形,长2-3mm;花梗与苞片近等长或稍短;花萼长约1.5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卵状椭圆形,先端钝,周边膜质,有腺状缘毛,背面有黑色腺点;花冠白色,长约3mm,基部合生部分长约1.5mm,裂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圆钝,有黑色腺点;雄蕊5个,比花冠短,花丝贴生于花冠裂片的下部,分离部分长约1mm;花药卵圆形,长约0.5mm;子房上位,卵圆形,1室,花柱粗短,长约1mm,蒴果球形,直径2-2.5mm,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沟边、田边等低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地下茎紫红色。茎长30-70cm,基部带紫红色。叶互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阔披针形、倒披针形,长4-6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近无柄,两面有褐色腺点,干后呈粒状凸起。总花序长10-20cm;苞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白色,长约3mm,裂片倒卯形,背面有少数黑色腺点;雄蕊着生于花冠上部,短于花冠裂片。蒴果褐色,直径2-2.5mm。

化学成分全草含摁贝素(embelin),紫金牛醌(rapainone),三十烷醇(triacontanol)及2,5-二羟基3-烷基苯醌类(3-alkylderiva-tives of 2,5-dihyroxybenzoquinone)衍生物,还含有三叶豆甙(tri-forlin),金丝桃甙(hyperin),异鼠李素-3-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galactoside),芸香甙(rutin),槲皮素-3-鼠李糖基(1→2)半乳糖甙(quercetin-3-rhamnosyl(1→2)galactoside],异鼠李素-3-刺槐二糖甙(isorhamnetin-3-robinobioside),毛里求斯排草素(mauritianin)及两种新黄酮醇甙,即槲皮素-3-(2,6-二吡喃鼠李糖基吡喃哺半乳糖甙)[quercetin-3-(2,6-dirhamnopyranosylgalactopyranoside)]和异鼠李素-3-(2,6-二吡喃鼠李糖基吡喃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2,6-dirhamnopyranosylgalactopyranoside)]。

药理作用1.对肝脏作用 本品10g/kg、5g/kg灌胃,连续7天,能明显降低CCl4肝损伤大鼠升高的丙氨酸转氨酶活性,降低肝脏三酰甘油含量。以25g/kg、10g/kg灌胃,连续9天,能增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肝糖原含量,以25g/kg、10g/kg灌胃,以10g/kg、5g/kg皮下注射,对a萘异硫氰酸酯造成的黄疸型小鼠的总胆红素升高,均有明显降低作用。

2.抗炎作用 经临床观察,丝虫性急性淋巴管炎发作期患者经本品治疗后,在1天内有66.6%病例体温恢复正常,3天内全部病例体温正常。局部炎症消退时间平均为39.9天,说明有治疗效果。经1年半后复查说明,现用剂量不能控制远期复发及减轻发作症状。

性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主黄疸;泻痢;目赤;吐血;血淋;白带;崩漏;痛经;闭经;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流火;瘰疬;跌打;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代茶饮,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形与辣蓼相似,而名“假辣寥”。茎基部色红,故有诸“红”之名。可治月经不调,因名“定经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荠苨苗

    药材名称荠苨苗拼音Qí Nǐ Miáo别名隐忍(陶弘景)出处《纲目》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荠苨的苗叶。性味《纲目》:"甘苦,寒,无毒。"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qu

  • 回阳生

    药材名称回阳生拼音Huí Yánɡ Shēnɡ别名树韭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细柄书带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taria filipes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

  • 薄荷素油

    药材名称薄荷素油拼音Bò He Sù Yóu英文名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别名薄荷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

  • 广西花点草根

    药材名称广西花点草根拼音Guǎnɡ Xī Huā Diǎn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广西紫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kwangsiensis Hand.-Mazz

  • 单花金丝桃

    药材名称单花金丝桃拼音Dān Huā Jīn Sī Táo别名花生草、观音草、双筋草、刘寄奴。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瓣金丝桃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monanthemum

  • 驴头

    《中药大辞典》:驴头药材名称驴头拼音Lǘ Tó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头。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眩,消渴,黄疸。①《千金·食治》:"头烧却毛,煮取汁,以

  • 藿香露

    药材名称藿香露拼音Huò X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茎叶蒸馏所得的芳香水。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微温,无毒。"功能主治①《纲

  • 大透骨消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透骨消药材名称大透骨消拼音Dà Tòu Gǔ Xiāo别名地檀香、透骨消来源杜鹃花科大透骨消Gaultheria forrestii Diels,以根、叶入药

  • 茯苓皮

    《中药大辞典》:茯苓皮药材名称茯苓皮拼音Fú Línɡ Pí别名苓皮(《四川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性状茯苓皮多为长条状,大小不一,外面黑

  • 糯稻根须

    药材名称糯稻根须拼音Nuò Dào Gēn Xū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