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唇香草

唇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唇香草

药材名称唇香草

别名小叶薄荷

来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新疆。

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冠心病。

用法用量全株2~3钱,水煎服,或开水泡当茶饮,或制成酊剂内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唇香草

药材名称唇香草

拼音Chún Xiānɡ Cǎo

别名小叶薄荷、山薄荷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唇香草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割,切段,阴干。

原形态唇香草,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全株有强裂的薄荷香气。根木质。茎由基部丛生,具四棱,表面带紫色,有短柔毛。叶对生;此短柄;叶片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全缘,长0.5-2cm,宽0.3-1cm,有腺点。轮伞花序顶生,集成头状;萼筒长5-7mm;花冠唇形,长10-12mm,被短柔毛。蓝紫色。小坚果长卵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

性状性状鉴别,茎呈方柱形,长10-35cm,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多带紫红色,通常被有毛茸;断面淡黄绿色,中央有小孔隙。叶对生,多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广披针形、卵形或长圆形,长0.5-2cm,宽0.3-1cm,叶面微灰绿色,有明显的腺点;叶柄短,轮伞花序顶生,球形;花多忆脱落,花萼筒状。长5-7mm,花冠唇形,淡紫红色或粉红色,长10-12mm,外被短柔毛。间有小坚果,长卵形。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显微鉴别,幼茎横切面:呈四棱形。表皮细胞1裂,外被毛茸。皮层细胞1-3列,四角棱角脊处有厚角细胞;内皮层凯氏点明显。韧皮部较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较宽,导管近单行径向排列。髓部薄壁细胞较大,中央常形成宁隙。

粉末特征:黄绿色。1.多细胞非腺毛,2-6细胞,长15-200μm。2.腺毛单头单柄,呈椭圆形,长23-33μm。3.腺鳞直径23-70μm。4.气孔直轴式,长轴约30μm,短轴约20μm。5.花粉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33μm,壁厚。6.中肉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此外,有螺纹导管。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黄酮:森犀草素(luteolin),蒙胧花甙(linarin),7-甲基苏打基亭(7-methylsudachitin),白杨素-7-O-芸香糖甙(chrysin-7-O-rutinoside)及咖啡酸(caffeic acid),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methy4-hydroxy-3,5-dimethoxybenzoate)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香叶木甙(diosmin)。

油含α-蒎烯(α-pinene)和胡薄荷酮(bulegone)。

性味油辛;性凉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清热。主心悸;失眠;水肿;感冒发热;目赤肿痛;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8g;或开水冲泡代茶。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冻绿叶

    药材名称冻绿叶拼音Dònɡ Lǜ Yè别名黑午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Rhamnus utilis Decne.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utilis Decne.[R.da

  • 小羊肚菜

    药材名称小羊肚菜别名小羊肚菌、美味羊肚菌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小羊肚菜Morchella deliciosa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生于稀疏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

  • 一把蔑

    药材名称一把蔑拼音Yì Bǎ Miè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Delavay Rockvine别名乌蔹莓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七叶崖爬藤,攀援灌木。茎藤棕黑

  • 台湾磨盘草

    药材名称台湾磨盘草拼音Tái Wān Mó Pán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Guinea Abutilon别名台磨盘草、几内亚磨盘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

  • 苹果叶

    《中药大辞典》:苹果叶药材名称苹果叶拼音Pínɡ Guǒ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叶片。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敷脐上治阴症。又治产后血迷,经水不调,

  • 柑核

    《中药大辞典》:柑核药材名称柑核拼音Gān Hé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性味苦,温,无毒。归经入心、肝。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 披针骨牌蕨

    药材名称披针骨牌蕨拼音Pī Zhēn Gǔ Pái Jué英文名Diverse Lepidogrammitis别名万年青、克氏骨牌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

  • 雁肪

    《中药大辞典》:雁肪药材名称雁肪拼音Yàn Fánɡ别名鹜肪(《本经》),雁膏(盂洗)。出处《本经》来源为鸭科动物白额雁等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雁肉"条。性

  • 鸡翔草

    药材名称鸡翔草别名多叶棘豆、长肉芽草、狐尾藻棘豆来源豆科鸡翔草Oxytropis myriophylla (Pal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黄牛毛藓

    药材名称黄牛毛藓拼音Huánɡ Niú Máo Xiǎn别名刀口药、金牛毛来源药材基源:为牛毛藓科植物黄牛毛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trichum pallidum(Hedw.)H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