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同形鳞毛蕨

同形鳞毛蕨

药材名称同形鳞毛蕨

拼音Tónɡ Xínɡ Lín Máo Jué

英文名Uniform Wood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同形鳞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uniformis Makin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挖出后除去叶柄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0-80cm。根茎粗短而直立,顶端和叶柄基部密被棕褐、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5-35cm,淡禾秆色,向上到叶轴和羽轴疏被棕褐色、线状披针形小鳞片;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0-45cm,宽15-20cm,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缩短,二回羽裂;羽片先端渐尖,羽片深裂几达叶轴;中部羽片披针形,长10-14cm,宽2-4cm,基部近截形;小羽片12-19对,长圆形,先端钝,边缘有疏齿;叶脉羽状分离,侧脉二叉。孢子囊群彼此分离,背生于叶片上半部不收缩的小羽片叉脉上,沿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囊群盖圆肾形,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性味微苦;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驱虫。主吐血;崩漏;蛔虫病;绦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性寒。有止血,杀虫的功能。用于崩漏,吐血,驱除蛔虫,绦虫诸证。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簇生卷耳

    药材名称簇生卷耳来源石竹科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各省。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感冒,乳痈

  • 广东升麻

    《中药大辞典》:广东升麻药材名称广东升麻拼音Guǎnɡ Dōnɡ Shēnɡ Má出处《广东中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麻花头的根。夏、秋季采收2~3年生者,挖取根部,去净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焙

  • 蓖麻蚕

    药材名称蓖麻蚕拼音Bì Má Cán别名木薯蚕来源药材基源:为天蚕蛾科动物蓖麻蚕的幼虫或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Donovan)采收和储藏:将幼虫置

  • 淮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淮通药材名称淮通拼音Huái Tōnɡ别名淮木通、青木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宝兴马兜铃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Franch.,以根和茎入药。

  • 卡密

    《中药大辞典》:卡密药材名称卡密拼音Kǎ Mì别名西伯利亚白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酸胖、哈莫儿(《内蒙古中草药》)。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蒺藜科植物小果白刺的果实。果熟

  • 黄刺皮

    《中药大辞典》:黄刺皮药材名称黄刺皮拼音Huánɡ Cì Pí别名黄三刺皮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茎皮。4~5月间,开始出芽长叶时,砍取较租的

  • 金花草

    药材名称金花草拼音Jīn Huā Cǎo别名乌韭、雉鸡尾、孔雀尾、大叶金花草、小叶野鸡尾、蜢蚱参、石青苇来源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L.) Ching [Sphe

  • 罂粟

    《中药大辞典》:罂粟药材名称罂粟拼音Yīnɡ Sù别名罂子粟(《本草拾遗》),御米、象谷、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滇南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种子。原形态

  • 山水芹菜

    药材名称山水芹菜拼音Shān Shuǐ Qí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大齿山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grosserratrm(Maxim.)Kitag.[Angeli

  • 香橼根

    药材名称香橼根拼音Xiānɡ Yuá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根,9~10月采挖,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橼"条。化学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