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南蛇藤根

南蛇藤根

《中药大辞典》: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南蛇藤根

拼音Nán Shé Ténɡ Gēn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卫矛种植物蛇藤,8~10月采,洗净泥土,晒干。

生境分部产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细长而弯曲,有少数须根,外表棕褐色,具不规则的缴皱。主根坚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须根较细,亦呈圆柱形,质较脆,有香气。以质干、栓皮厚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南蛇藤醇。

药理作用从甫蛇藤根皮中提出一种红色结晶,体外能抑制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对吉田肉瘤亦有抑制效力,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0~60毫克/公斤。

炮制用水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常用中草药配方》:"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行气散血,消肿解毒。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痧气呕吐腹痛,痈疽肿毒。

①《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无名肿毒。"

②《泉州本草》:"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哮喘。"

③江西《中草药学》:"治夏季发痧,呕吐腹痛,多发性脓肿,附骨疽。"

④《常用中草药配方》:"散血通经,祛风湿,强筋骨,消炎解毒。治风湿筋骨疼,腰腿痛,骶骨损伤,多发性脓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南蛇藤根一两和猪脚一个,合水、酒各半炖食。(《泉州本草》)

②治风湿骨痛:南蛇藤根十两,凌霄藤十两,石南藤五两,八角枫根三两,千年健二两。浸米烧酒十斤,两周后去渣,澄清。每次五钱至一两,一日服二次。(《常用中草药配方》)

③治腰痛,骶骨伤损,背痈,多发性脓肿:南蛇藤根七钱,鸭儿芹七钱,台湾莴苣三钱。水煎,一日分三次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④治流注,附骨疽:南蛇藤根一两煎服;根皮研末醋调敷。(江西《中草药学》)

⑤治夏季发痧,呕吐腹痛:南蛇藤根五钱,青木香三钱。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⑥治蝮蛇咬伤:南蛇藤根茎一两。水煎,二次分服;并以南蛇藤叶,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口嚼,敷伤处周围。(《常用中草药配方》)

⑦治五步蛇(又名白花蛇)咬伤:南蛇藤根三钱,萝藦根三钱,杏香兔耳风二饯,龙胆草二钱。水煎服;并用杏香兔耳风叶、仙茅、青木香萱草根、乌桕叶、半边莲(均用鲜品),捣烂,醋调敷患处。(《常用中草药配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南蛇藤根

拼音Nán Shé Ténɡ Gēn

英文名Oriental Bittersweet Root, Root of Oriental Bittersweet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C.articulatus Thunb.]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蛇藤落叶攀援灌木,高达3-8m。小枝圆柱形,灰褐色或暗揭色,有多数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近圆形、宽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偶为截形,边缘具钝锯齿。腋生短聚伞花序,有花5-7朵,花淡黄绿色,雌雄异株;花萼裂片5,卵形;花瓣5,卵状长椭圆形,长4-5mm;雌花具有5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近球形,柱头3裂;雄花的雄蕊稍长,雌蕊退化。蒴果球形,直径7-8mm。种子卵形至椭圆形,有红色肉质假种皮。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沟及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柱形,细长而弯曲,有少数须根,外表棕褐色,具不规则的纵皱。主根坚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须根较细,亦呈圆柱形,质较脆,有香气。以质干、栓皮厚者为佳。

化学成分根含南蛇藤醇(celastrol),卫矛醇(dulcitol)。

药理作用从南蛇藤根皮中提出一种红色结晶,体外能抑制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对吉田肉瘤亦有抑制效力。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0-60mg/kg。干根皮中有抑制吉田肉瘤的活性物质;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0-60mg/kg。

炮制用水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辛;苦;平

归经肾;膀胱;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头痛;腰痛;疝气痛;痢疾;肠风下血;痈疽肿毒;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无名肿毒。

2.《泉州本草》: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哮喘。

3. 江西《中草药学》:治夏季发痧,呕吐腹痛,多发性脓肿,附骨疽。

4.《常用中草药配方》:散血通经,祛风湿,强筋骨,消炎解毒。治风湿筋骨疼,腰腿痛,骶骨损伤,多发性脓肿,毒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叶千金藤

    药材名称圆叶千金藤别名乌桕薯、乌桕茹、独脚乌桕来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圆叶千金藤Stephania rotunda Lour.,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阴干。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

  • 苦丁

    《中药大辞典》:苦丁药材名称苦丁拼音Kǔ Dīnɡ别名小山萝卜、龙喳口(《草木便方》),叉头草(《四川中药志》,蛾子草(《中草药通讯》(3):58,1972)。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

  • 藤本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本夜关门药材名称藤本夜关门来源旋花科藤本夜关门Argyreia osyrensis (Roth) Choisy var. cinerea Hand.-Mazz.,以叶、根入药。生

  • 虫笋

    药材名称虫笋拼音Chónɡ Sǔn出处《新中医药》62:36,1955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笋被虫蛀枯萎后的带虫笋干。4~5月采收,晒干。药理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0.4克/公斤,虫笋煎剂有显着

  • 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荠菜药材名称荠菜拼音Jì Cài别名枕头草、粽子菜、三角草、荠荠菜、菱角菜、地菜、上巳菜来源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 牛角腮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腮药材名称牛角腮拼音Niú Jiǎo Sāi来源偶蹄目牛科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以牛角内部坚硬骨心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炮制

  • 榆荚仁

    《中药大辞典》:榆荚仁药材名称榆荚仁拼音Yú Jiá Rén别名榆实(《本经》),榆子、榆仁(《食疗本草》)。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果实或种子。4~6月果实

  • 千里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里光药材名称千里光拼音Qiān Lǐ Guānɡ别名千里及、九里明、九领光、一扫光来源本品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以全草入

  • 过山龙

    《中药大辞典》:过山龙药材名称过山龙拼音Guò Shān Lónɡ别名羊葡萄蔓(《陕西中草药》),草葡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乌头叶蛇葡萄的根

  • 福参叶

    药材名称福参叶拼音Fú Shēn Yè英文名Angelica morii Hayara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福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a morii Hayata采收和储藏:夏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