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匍匐滨藜

匍匐滨藜

药材名称匍匐滨藜

拼音Pú Fú Bīn Lí

别名海芙蓉、海归母、沙马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匍匐滨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riplex repens Roth.[A.belangeri Bois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20-50cm。茎外倾或平卧,下部常生不定根;枝互生,浅绿色,有时常带紫红色,具微条棱。单叶互生;叶柄长1-3mm;叶片宽卵形至卵形,肥厚,通常长1-2cm,宽8-15mm,全缘,两面均为灰绿色,有密粉,先端圆或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花于枝的上部集成有叶的短穗状花序;雄花花被锥形,4-5深裂,裂片倒卵形,先端内折,雄蕊与花被片同数但通常不全发育,花丝扁平,基部连合,无退化子房;雌花的苞片果时三角形至卵状菱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近基部的边缘合生,靠基部的中心木栓质膨胀,黄白色,中线两侧各有1个向上的突出物。胞果扁,卵形,果皮膜质。种子扁球形,两面微凸起,红褐色至黑色。花期秋末,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滨空旷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海南等地。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带下;月经不调;疮疡痈疽;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翠羽草

    药材名称翠羽草拼音Cuì Yǔ Cǎo别名金鸡独立草(《王安卿采药志》),翠翎草、矮脚凤毛(《汪连仕采药书》),孔雀花(《粤志》).神锦花、鹤翎草、凤尾草、开屏风毛(《纲目拾遗》),龙须、剑

  • 皱叶变豆菜

    药材名称皱叶变豆菜拼音Zhòu Yè Biàn Dòu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皱叶变豆菜的带恨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icula chinensis Bung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裂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裂叶秋海棠拼音Liè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红、红孩儿、血蜈蚣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以全

  • 米露

    《中药大辞典》:米露药材名称米露拼音Mǐ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新米或稻谷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广和堂帖》:"和中纳食,清肺开胃。"②《纲目拾遗》:"大补脾

  • 水百合

    《中药大辞典》:水百合药材名称水百合拼音Shuǐ Bǎi H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荞麦叶贝母的鳞茎。春、夏季采收。原形态荞麦叶贝母,又名:喇叭、山丹。多年生草本,高50~10

  • 实葫芦根

    药材名称实葫芦根拼音Shí Hú Lu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全缘栝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长数米。块根粗大,富含具纵棱

  • 秋枫

    药材名称秋枫拼音Qiū Fēnɡ别名茄冬、秋风子、大秋枫、红桐、过冬梨、朱桐树、乌杨来源大戟科重阳木属植物秋枫Bischofia javanica Blume或重阳木B. polycarpa (Lev

  • 长叶紫珠

    药材名称长叶紫珠拼音Chánɡ Yè Zǐ 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

  • 算盘子根

    《中药大辞典》:算盘子根药材名称算盘子根拼音Suàn Pán Zi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秋季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算盘子"条。

  • 红紫珠

    《中药大辞典》:红紫珠药材名称红紫珠拼音Hónɡ Zǐ Zhū别名野蓝靛(《广西中兽医药植》)。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的叶。原形态红紫珠,又名:对节树、小红米果、红叶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