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劲直蒿

劲直蒿

药材名称劲直蒿

拼音Jìn Zhí Hāo

别名茵陈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直茎蒿的幼苗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imisa edgworthii Balakr. [A. de- missa Krasch.; .stricta arct. Non Heyne ex DC.]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幼苗,先净,阴干。9-10月挖根,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原形态直茎蒿 一二年生草本,高20-90cm。主根单一,偶有营养枝。茎单一,紫红色或黄褐色,有细纵棱,自茎中下部分枝,茎、枝初时有灰白色柔毛,后渐无毛。叶片初时被灰白色柔毛,后渐脱落;基生叶与茎下部卵形或长卵形,长1.5-3cm,宽1-2.5cm,二至三回疏状全裂,叶柄长2-2.8cm,花期叶常萎谢;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卵形,长1-2cm,宽0.5-0.8cm,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3)-枚,裂片再次3全裂,叶柄长0.5-2cm,基部有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羽状的小枝上2到数枚排成密集的穗状花序;总苞片3层,外层背面绿色或带紫色,边缘狭膜质,中、内层边宽膜质或全凛半膜质;雌花10-20朵,花冠桅部2裂齿,花柱2叉,叉端尖;两性花3-5朵,不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花柱2裂,不叉开,退化子房不明显。瘦果倒卵形。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4700m的山坡;路旁;林缘;河滩;荒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肝炎;胆囊炎;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不灰木

    《中药大辞典》:不灰木药材名称不灰木拼音Bù Huī Mù别名无灰木(《本草图经》)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原形态角闪石的一种。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

  • 空筒泡

    药材名称空筒泡别名树莓、多腺悬钩子、雀不站、红毛巾、钻地风来源蔷薇科空筒泡Rubus phoenicolasius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湖南、

  • 油桐叶

    《中药大辞典》:油桐叶药材名称油桐叶拼音Yóu Tónɡ Yè别名桐子树叶(《草木便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嫩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油

  • 人参须

    药材名称人参须拼音Rén Shēn Xū出处《本经逢原》原作"参须"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细支根及须根。性状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红直须、白直须、红弯须、白弯须等品种。①

  • 牡丹三七

    药材名称牡丹三七拼音Mǔ Dān Sān Qī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华艾麻草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茎稍倾斜,高40~70厘米。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8~1

  • 滇山茶

    药材名称滇山茶拼音Diān Shān Chá别名南山茶、云南茶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滇山茶的叶和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采收和储藏:冬季采集

  • 野灯草

    药材名称野灯草拼音Yě Dē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小灯心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bufonius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小灯心草一年生草本,

  • 乌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金草药材名称乌金草拼音Wū Jīn Cǎo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乌金草Swertia heterantha Ling的带根全草。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平肝

  • 密马

    《中药大辞典》:密马药材名称密马拼音Mì Mǎ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美花兔尾草,又名:蜈蚣草。半灌木,高30~60厘米。茎粗,稍有分枝,被毛。单数

  • 云南美登木

    药材名称云南美登木拼音Yún Nán Měi Dēnɡ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云南美登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hookeri Loes.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