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刺萼悬钩子

刺萼悬钩子

药材名称刺萼悬钩子

拼音Cì è Xuán Gōu Zi

英文名Spinycalyx Raspberry

别名黄琐梅、小红袍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刺萼悬钩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alexeterium Foc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刺萼悬钩子 灌木,高1-2m。老枝红褐色,无毛,常被白色粉霜,有钩状皮刺。叶柄密被长柔毛,疏生钩状细皮刺;托叶线形,有长柔毛;小叶3(-5),顶生小叶菱形,侧生小叶长卵形或椭圆形,长3-4(5)cm,宽1.5-3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锐锯齿,上面伏生长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花1-4朵;花梗被长柔毛和细皮刺;花直径1.5-2cm;花萼长达2cm,外面密被针刺和长柔毛;花瓣近圆形,白色,基部有极短爪,短于萼片。果球形,包藏于萼内,直径达1.5(2)cm,黄色,无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达3700m的山谷溪旁、荒山坡或松林下开旷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

性味淡、苦;平

归经肝;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痢疾,肠风下血,黄疸,肾炎水肿,筋骨疼痛,扭伤,月经不调,小儿百日咳,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主治月经不调,红白痢疾,肠下血,肾炎,黄疸,小儿百日咳,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锦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锦苋药材名称地锦苋别名地锦草来源藜科地锦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化学成分全草含昆虫变态激素、促脱皮甾酮(ecdyste

  • 虫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虫实药材名称虫实别名绵蓬、红蓬草来源藜科虫实Corispermum hyssopifoli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甘肃。性味淡、微苦,凉。功能主治清湿热,利小便。主

  • 鹈鹕油

    药材名称鹈鹕油拼音Tí Hú Yóu别名斑嘴鹈鹕、淘鹅油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冬季迁南

  • 豆腐浆

    《中药大辞典》:豆腐浆药材名称豆腐浆拼音Dòu Fu Jiānɡ别名豆浆(《秘方集验》)出处《纲目拾遗》制法参见"豆腐"条。性味甘,平。①《药性考》:"味甘微苦

  • 野鸦椿

    药材名称野鸦椿拼音Yě Yā Chūn别名鸡眼睛、鸡肫子来源省沽油科野鸦椿属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Dipp.,以根和果实入药。秋季采集,分别晒干。性味根:微苦

  • 独叶山兰

    药材名称独叶山兰拼音Dú Yè Shān Lán别名山茨菇、小白芨、山慈菇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山兰的假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rchis foliosa Lind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

  • 鸡骨草

    《中国药典》:鸡骨草药材名称鸡骨草拼音Jī Gǔ Cǎo英文名HERBA ABRI别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

  • 菊花黄连

    药材名称菊花黄连拼音Jú Huā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深山黄堇的根。春季采挖,切除地上部分,洗净

  • 天茄子

    《中药大辞典》:天茄子药材名称天茄子拼音Tiān Qié Zi别名刺天茄(《滇南本草》),小闹杨、小颠茄(《生草药性备要》),金钮头(《岭南采药录》),五宅茄(《中国树木分类学》),金扣钮、

  • 凤仙

    药材名称凤仙拼音Fènɡ Xiān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