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果藤

刺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果藤

药材名称刺果藤

别名大胶藤、牛蹄麻、鸡冠麻

来源梧桐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涩、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主治产后筋骨痛,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外用治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根0.5~1两,水煎服。鲜根捣烂,酒炒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刺果藤

药材名称刺果藤

拼音Cì Guǒ Ténɡ

英文名Scabrous buttneria

别名大胶藤。

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刺果藤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yttneria aspera Coleb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刺果藤 木质大藤本。小枝的幼嫩部分略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8cm,被毛;叶宽卵形、心形或近圆形,长7-23cm,宽5.5-1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几无毛,下面被白色星状短柔毛;基生脉5条。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淡黄白色,内面略带紫红色;萼片卵形,长约2mm,被短柔毛,先端急尖;花瓣5,与萼片互生,先端2裂并有长条形的附属体,约与萼片等长;雄蕊合生成筒,发育雄蕊和退化雄蕊各5;子房5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圆球形或卵状圆球形,直径3-4cm,生多数短粗刺和短柔毛。种子长圆形,长约12mm,成熟时黑色。花期春、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山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辛;性微湿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有祛风湿,壮筋骨功能。用于产后筋骨痛,风湿骨痛,腰肌劳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猪心

    《中药大辞典》:猪心药材名称猪心拼音Zhū Xīn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心。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咸,平。①《千金·食治》:"平,无毒。&q

  • 东北堇菜

    药材名称东北堇菜拼音Dōnɡ Běi Jǐn Cài别名堇堇菜、紫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东北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mandshurica W.Bckr.[V.patri

  • 鸭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血药材名称鸭血拼音Yā Xuè别名家鸭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鸭Anas domestica L.,以血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清热。主治中风。用法用量生鸭血,每日早晚

  • 还阳参

    《中药大辞典》:还阳参药材名称还阳参拼音Hái Yánɡ Shēn别名天竺参、万丈深、竹叶青、独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铁刷把、有根无叶(《文山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

  • 白苏子油

    药材名称白苏子油拼音Bái Sū Z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原形态白苏,一年生草本,高

  • 紫椴

    药材名称紫椴拼音Zǐ Duàn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紫椴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amurensis Rupr.采收和储藏:6-7月开花时采收,烘干或晾干。原形态紫椴 乔木,高25m,

  • 海带

    药材名称海带拼音Hǎi Dài别名海马蔺、海草(《东北药植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阴干。原形态大叶藻(《本草拾遗》)

  • 独蕨箕

    《中药大辞典》:独蕨箕药材名称独蕨箕拼音Dú Jué Jī别名蕨箕参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的根。冬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6厘米。须根多数,肉

  • 小黄树

    药材名称小黄树拼音Xiǎo Huánɡ Shù别名滇丁香、露球花、野丁香、酒瓶花、丁香花、野黄杨木、中型滇丁香来源茜草科小黄树Luculia intermedia Hutch.,以

  • 炉甘石

    《中国药典》:炉甘石药材名称炉甘石拼音Lú Gān Shí英文名GALAMINA别名甘石、浮水甘石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主含碳酸锌(ZnCO3)。采挖后,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