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冰球子

冰球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冰球子

药材名称冰球子

别名慈姑、山兰

来源兰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以假鳞茎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甘、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行瘀,杀虫消痈。主治痈疽疮肿,瘰疬,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0.5~1钱,作散剂或丸剂。

注意本品有毒,多作外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冰球子

药材名称冰球子

拼音Bīnɡ Qiú Zǐ

别名慈菇、毛慈姑、泥宾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山兰的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rchis patens(Lindl.)Lind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山兰,多年生草本。假鳞茎近球形,直径约1cm。数个相连生于匍匐状的根茎上,有2圈环纹,着生稀疏纤维,顶生1-2叶。叶片狭披针形,长达30cm,宽1.2-2.2cm,先端渐尖,基部收窄成柄。花葶侧生于假鳞茎顶端,长达53cm,下部被2枚膜质筒状鞘;多花排成长8-20cm的总状花序;小苞片短,狭披针形;花黄褐色,花被略向外反折;萼片和花瓣近等大,长7-10mm,宽约2mm,中萼片狭长圆形,侧萼片和花瓣镰状长圆形;唇瓣白色带紫斑,3裂,侧裂片狭镰刀状,长约为中裂片的1/2,中裂片楔状倒卵形,前缘皱波状,合蕊柱长约6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山区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化学成分含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

性味味甘;辛;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痈疽疮肿;无名肿毒;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研未,每日1.5-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四川常用中草药》:“本品较地胆毒性大,多外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毒芋

    药材名称小毒芋拼音Xiǎo Dú Yù别名香芋、团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

  • 芫花根

    《中药大辞典》:芫花根药材名称芫花根拼音Yuán Huā Gēn别名黄大戟(《吴普本草》),蜀桑(《别录》),金腰带、铁牛皮(《分类草药性》)。出处《吴普本草》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根,秋季

  • 枕材

    药材名称枕材拼音Zhěn Cá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钓樟根皮"条。化学成分干、枝含挥发油,其中含50%萜烯,22.2%醇类。萜

  • 毛排钱草

    《中药大辞典》:毛排钱草药材名称毛排钱草拼音Máo Pái Qián Cǎo别名排钱草、叠钱草(《南宁市药物志》),麒麟片(《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

  • 多刺绿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多刺绿绒蒿药材名称多刺绿绒蒿拼音Duō Cì Lǜ Rónɡ Hāo来源罂粟科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

  • 栗毛球

    《中药大辞典》:栗毛球药材名称栗毛球拼音Lì Máo Qiú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出处

  • 阴地蕨

    《中药大辞典》:阴地蕨药材名称阴地蕨拼音Yīn Dì Jué别名一朵云(《天宝本草》),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独脚蒿、冬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射尿(虫另)

    药材名称射尿(虫另)拼音Shè Niào ( Chónɡ Lìnɡ )英文名Discoloration Rhacophorus别名青竹(虫另)、游蛙、油(虫另)出处出自《陆川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树娃

  • 土槿皮

    药材名称土槿皮别名土荆皮、荆皮树来源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 [P. kaempferi Gord.],以根皮和近根树皮入药。立夏后

  • 蛤蜊

    《中药大辞典》:蛤蜊药材名称蛤蜊拼音Gé Lí别名吹潮(《动物学大辞典》),沙蛤、沙蜊(《泉州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种蛤蜊的肉。全年均可捕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