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假蒟叶

假蒟叶

药材名称假蒟叶

拼音Jiǎ Jǔ Yè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胡椒科植物假蒟叶片

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温,无毒。"

②《本草求原》:"苦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祛风,消肿。治胃寒痛,腹痛气胀,风湿腰痛,产后气虚脚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产后气虚脚肿,煮大头鱼食或煲水洗。"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驱风。治脚气浮肿,腹痛气胀。"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温中,治胃寒痛,洗烂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气滞腹痛:假蒟叶五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风湿腰痛:假蒟叶一两,水煎,加盐、油调味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产后脚肿:假蒟叶、鲿鱼,煮醋食。(《本草求原》)

④治病后风寒:假蒟叶煎水洗脚。(《本草求原》)

⑤治跌打肿痛:假蒟叶适量,捣烂酒炒,敷患处。另用假蒟全草四两,切碎,用好酒二斤,浸五日,日服三次,每次一两。(《广西中草药》)

⑥治外伤出血:假蒟叶适量,捣烂敷伤处。或用干假蒟叶研粉,撒伤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黄茎

    《中药大辞典》:大黄茎药材名称大黄茎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 蛤蟆草

    药材名称蛤蟆草别名细叠子草来源紫草科斑种草属植物斑种草Bothriospermum chinense (Turcz.) Bunge,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去净泥土,晒干。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凤眼果根

    药材名称凤眼果根拼音Fènɡ Yǎn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 水翁皮

    《中药大辞典》:水翁皮药材名称水翁皮拼音Shuǐ Wēnɡ Pí别名水翁树皮(《本草求原》)。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树皮。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翁花

  • 黄花鼠尾草

    药材名称黄花鼠尾草拼音Huánɡ Huā Shǔ Wěi Cǎo英文名Yellowflower Sage别名大紫丹参、丹参、黄花丹参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鼠尾草的根。

  • 野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野樱桃根药材名称野樱桃根拼音Yě Yīnɡ Táo Gēn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樱桃"条。性味甘,平。

  • 一叶荻

    药材名称一叶荻拼音Yí Yè Dí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中国药植志》),狗舌条(《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八颗叶下珠(《浙江天目山药檀志》

  • 雕头

    药材名称雕头拼音Diāo Tóu别名老雕头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eetus

  • 瓜子莲

    药材名称瓜子莲别名云南猪屎豆来源豆科瓜子莲Crotalar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根:主治跌打损伤。叶:治疮毒

  • 稻谷芒

    《中药大辞典》:稻谷芒药材名称稻谷芒拼音Dào Gǔ Mánɡ别名稻稳(《日华子本草》),谷颖(《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果实上的细芒刺。功能主治《本草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