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丢了棒

丢了棒

《全国中草药汇编》:丢了棒

药材名称丢了棒

拼音Diū Le Bànɡ

别名刁了棒、咸鱼头、追风棍、大叶大青

来源大戟科白桐树属植物白桐树Claoxylon polot (Burm.) Merr.[C. indicum (Reinew. ex Blume) Hassk.],以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叶可鲜用。

性味辛、微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肿痛,脚气水肿。叶: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根3~5钱。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湿敷或研粉撒患处或鲜叶捣烂外敷。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广西玉林地区以远志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的根皮作丢了棒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丢了棒

药材名称丢了棒

拼音Diū Le Bànɡ

别名追风棍、赶风债(《生草药性备要》),赶风柴(《本草求原》),咸鱼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大戟科植物白桐树。秋季采收。

原形态灌木或乔木,高3~9米。幼枝被柔毛。叶互生,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6~13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或略偏斜,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叶柄长5~14厘米,顶端有2枚腺体。总状花序腋生,被茸毛,雄花序长10~30厘米,雌花序5~8厘米;花绿白色,雄花数朵聚生而疏离,萼片3~4裂,长圆形,外被短柔毛;雄蕊20~25;雌花的萼片3裂,三角形,外面密被柔毛;子房密被柔毛,花柱3,离生。蒴果球形,径约8毫米,被柔毛,熟时3裂,红色。花朔5~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旷野灌木丛中或疏林下。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苦辛,微温,有小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

②《本草求原》:"苦辛,微温。"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瘀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湿脚痛,酒顶,用叶七片擂酒服。敷跌打,消肿痛。其根浸酒更妙。"

②《本草求原》:"治一切风湿酒风。"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法风除湿,散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瘀痛,脚气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品0.5~1两);或浸酒。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体弱、孕妇忌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丢了棒

药材名称丢了棒

拼音Diū Le Bànɡ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Common Claoxylon

别名追风根、赶风债、赶风柴、刁了棒、大叶大青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白桐树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oxylon indicum (Reinw.ex Bl.)Hassk.[Erythrochilus indicus Reinw.ex Bl.;Claoxylon polot(Burm.f.)Mer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白桐树 灌木或乔木,高3-9m。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或绒毛,有明显皮孔。叶互生;叶柄长5-14cm,顶端有2枚不明显的小腺体;叶片纸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9-20cm,宽5-13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或略偏斜,边缘通常有不规则的齿缺,绿色,幼叶两面沿脉被疏柔毛后来脱落,老时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序枝及花柄密被茸毛;花小,单性异株,绿白色,无花瓣;雄花序极柔弱,长10-30cm;雄花数朵聚生而疏离;花萼3-4裂,裂片长圆形,长约2mm,外被锈色短柔毛,镊合状;雄蕊18-25,花粉囊上端分离;花盘腺体片状,被毛;无退化雌蕊;雌花序长5-8cm;花萼3裂,裂片三角形,外面密被柔毛;子房密被灰白色短柔毛,2-3室,花柱3,离生。蒴果三角状扁球形,熟时3裂,直径约8mm,红色,密被茸毛。花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地山坡疏林或密林中,或旷野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单叶互生,叶柄长5-14cm,柄的顶端有2腺体;叶片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0-20cm,宽5-12cm,先端钝或短尾尖,基部圆或宽楔形,边缘不规则的齿缺;两面沿脉被柔毛,干后渐脱落。气微,味辛,微苦。

性味味苦;辛;微温;小毒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脚气水肿;烧、烫伤及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浸酒,9-18g,鲜品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研粉撒,或捣敷。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体弱、孕妇忌用。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湿脚痛,酒顶,用叶七片擂酒服。敷跌打,消肿痛。其根浸酒更妙。2.《本草求原》:治一切风湿酒风。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瘀痛,脚气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巴东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东岩白菜药材名称巴东岩白菜别名岩白菜[湖北巴东]来源玄参科巴东岩白菜Triaenophora rupestris (Hemsl.) Solerede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

  • 白杨树

    药材名称白杨树拼音Bái Yánɡ Shù别名响叶杨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团叶杨的皮及叶。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灰白色,枝

  • 海鹞鱼

    《中药大辞典》:海鹞鱼药材名称海鹞鱼拼音Hǎi Yào Yú别名蕃蹹鱼(《魏武食制》),邵阳鱼、石蛎(《本草拾遗》),少阳鱼(宁原《食鉴本草》),荷鱼、鲼鱼、鯆魮鱼(《纲目》),蒲

  • 南藤

    《中药大辞典》:南藤药材名称南藤拼音Nán Ténɡ别名丁父、丁公寄(《别录》),丁公藤(《本草拾遗》),石南藤(《本草图经》),搜山虎(《滇南本草》),风藤(《纲目》),蓝藤(《

  • 北沙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北沙参药材名称北沙参拼音Běi Shā Shēn英文名RADIX GLEHNIAE别名莱阳沙参、海沙参、辽沙参、条沙参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 地梢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梢瓜药材名称地梢瓜拼音Dì Shāo Guā别名地梢花、地瓜瓢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

  • 白矾

    《中国药典》:白矾药材名称白矾拼音Bái Fán英文名ALUMEN别名明矾、矾石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

  • 楮叶

    《中药大辞典》:楮叶药材名称楮叶拼音Chǔ Yè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黄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叶。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有机

  • 绒仙人球

    药材名称绒仙人球拼音Rónɡ Xiān Rén Qiú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绒仙人球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mmilaria rhodantha Link et

  • 药老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老药材名称药老拼音Yào Lǎo别名醉针茅、药草、米米蒿来源禾本科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 (Hance)Keng,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