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详腹痛条。
见《银海精微》卷下。即羌活退翳丸,见该条。
指眼、耳、口、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参见七窍条。
病证名。指因胃火所致之牙痛。多因阳明痰火内伏,或过啖辛辣炙煿、醇酒厚味,致风火痰毒上攻牙齿而痛。症见龈肿口臭,便秘脉滑,患牙得凉痛减。治宜清热、涤痰、泻火。可选用黄连温胆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牙痛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皮肤出疹如粟,或红斑成片,色暗红如紫疥,瘙痒脱屑,甚则延及全身。治宜清热凉血疏风。内服凉血地黄汤或消风散。相当于紫癜类疾病。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颏痈。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