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医述·大便》。指大便秘结由于胃虚而致者。《洁古家珍·杂方》:“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用厚朴汤,参见虚秘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脐部,多见于婴幼儿。证治见疔疮条。
出《灵枢·经脉》。①泛指小腿。②胫骨。
名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胞宫。详该条。
丛书名。清·廖云溪辑。共5种医书。刊于1844年。本书博采历代医书增删而成,便于初学者习诵。包括《医门初步》,系胡公谈《医方捷径珍珠囊》的摘要;《药性简要》,是将《本草备要》注释药性部分编成歌括;《汤
【介绍】:晚清医家。字大燨。江苏吴县人。于1846年撰《爱庐方案》一卷(又称《爱庐医案》,书中记录医案,较简约易览。另辑有《临证经验方》一卷(1847年刊行),系由张德达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期忽然作渴误食生冷,遍身潮热,痰气急满,恶寒,四肢厥冷一证。治宜辛温解表。方用五积散之类,或酌情用厚朴、陈皮、茯苓、白芷、枳壳、川芎、半夏、香附、苍术、柴胡、干姜、青皮
即按摩。详该条。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反常表现。病的本质属热,因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或服寒药不纳等假寒症状。但病人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反映热盛本质的证候。《医宗
即转豆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