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鹳骨

鹳骨

《中药大辞典》:鹳骨

药材名称鹳骨

拼音Guàn Gǔ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骨胳

原形态白鹳(陶弘景),又名:冠雀(《后汉书》),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陆玑《诗疏》),鹳(《别录》),老鹳、捞鱼鹳。

体长约120厘米。嘴形粗健,长直而略侧扁,角黑色,先端渐形尖细,色亦较淡。虹膜淡粉红而外圈黑色;眼周及颏囊的裸出部朱红。全体大多白色;肩羽、翼上覆羽、初级和次级飞羽均呈光辉黑色,大部分外翈呈银辉色。脚长,暗红色,胫下部裸出;趾长居中,向前三趾的基部有蹼相连着,后趾位置不较他趾为高,爪短钝。

生境分部活动于开阔沼泽和潮湿草地上,夜宿高树,常集群生活。繁殖于我国北方地区,至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越冬。

性味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药性论》:"大寒。"

功能主治治痨瘵,胸腹痛,喉痹,蛇咬。

①《别录》:"主鬼蛊诸疰毒,五尸心腹疾。"

②《药性论》:"治尸疰、鬼疰腹痛。炙令黄,末,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③《本草拾遗》:"脚骨及嘴主喉痹,蛇虺咬,及小儿闪癖,大腹痞满,并煮汁服之,亦烧为黑灰饮服。"

复方治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鹳骨三寸,雄黄莽草、丹砂(一作’丹参’)、牡蛎(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芦、桂心、野葛各二分,斑猫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芫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为度。(《千金方》鹳骨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鹳骨

药材名称鹳骨

拼音Guàn Gǔ

英文名Stork bone

别名原动物白鹳、冠雀、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鹤、老鹳、捞鱼鹳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1.陆玑《诗疏》:鹳,鹳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杯。

2.陶弘景:鹳亦有两种,似鹄而巢树者为白鹳,黑色,曲颈者为乌鹳,今宜用白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onia ciconia(Linnaeus)

原形态白鹳,大型鸟类。全身大都白色,翅上大覆羽黑褐;小翼羽外黑翈黑色,内翈黑褐,在翼缘处缀以白色;初级覆羽黑色,位于内侧者的外翈散缀以银灰色;肩羽较长,呈黑而金属光泽,为紫铜色。飞羽大多黑色而内着铜绿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人侧初级飞羽以及大部分飞羽的外翈,除边缘和先端以外,均呈银灰色,颈下羽毛形长而呈矛状。嘴角黑色而先端稍淡;眼周及颏囊裸出部分朱红色;脚暗朱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性宁静而机警。常单个或小群温游在开阔平原的池塘、沼泽的浅水中觅食或静等饵物。休息时常一脚站立。有时栖止于大树干上。飞时颈和脚呈一直线,飞行强健和缓慢。以鱼、蛙、昆虫及小型鼠类为食。营巢于高大松树或橡树上。

资源分布: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数量较少。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主痨瘵;腹痛;喉痹;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炙黄或烧灰存性,研末,每次6-10g。

注意《本草拾遗》“秃人毛发,沐汤中不少许,发尽脱,亦不更生。”

复方鹳骨丸(《千金方》):治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鹳骨三寸,雄黄莽草。丹砂(一作‘丹参’)、牡蛎(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芦、桂心、野葛各二分。斑猫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芜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为度。

各家论述1.《别录》:主心腹疾。

2.《药性论》:洽腹痛。炙令黄,未,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3.《本草拾遗》:脚骨及嘴主喉痹,蛇咬,及小儿闪廦。大腹痞满,并煮汁服之,亦烧为黑灰饮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鞍叶

    药材名称马鞍叶拼音Mǎ ān Yè别名夜关门、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来源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马鞍叶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以根、幼枝及叶入药。根全年采,幼枝及叶夏季采,

  • 密枝问荆

    药材名称密枝问荆拼音Mì Zhī Wèn Jīnɡ别名小笔筒草、小木贼、笔筒草、马浮草、马尾草、眉毛草、接续草、别合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散生问荆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 鳝鱼骨

    《中药大辞典》:鳝鱼骨药材名称鳝鱼骨拼音Shàn Yú Gǔ别名鳝骨(《医林纂要》)。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骨骼。功能主治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

  • 凤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仙花药材名称凤仙花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

  • 桐根

    药材名称桐根拼音Tónɡ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桐皮"条。性味《河南中草药手册》:"

  • 刺玫

    药材名称刺玫拼音Cì Méi别名刺玫果、红根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以花、果和根入药。夏季采花,阴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性味花:甘、微苦

  • 大花活血丹

    药材名称大花活血丹拼音Dà Huā Huó Xuè Dān别名大筋草、透骨草来源药材基源:这唇形科植物大花活血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choma sinogtsnfid C.Y.Wu采收和

  • 青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蛙胆药材名称青蛙胆拼音Qīnɡ Wā Dǎn别名田鸡来源两栖纲蛙科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以胆囊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苦,寒。功能主

  • 变蛋

    药材名称变蛋拼音Pí Dàn别名皮蛋(《随息居饮食谱》),彩蛋、松花蛋(江苏)。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鸭蛋用石灰、草灰、盐等腌制而成。性味《医林篆要》:"味辛涩甘咸,寒。

  • 石菖蒲

    《中国药典》:石菖蒲药材名称石菖蒲拼音Shí Chānɡ Pú英文名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别名菖蒲叶、山菖蒲、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