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鼻息肉的另一名称。《儒门事亲》卷十五:“治鼻中肉蝼蛄;赤龙爪、苦丁香,以上各三十个。苦葫芦子、麝香少许。右为末,用纸捻子,点药末点之。”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滑石30克,甘草6克,连翘、蝉蜕(去足)9克,白芍药各12克。水煎服。治感冒久在太阳,致热蓄膀胱,小便赤涩,或因小便秘,而大便滑泻;兼治温病初得,憎寒壮热,舌苔灰色滑腻者。若滑泻
【介绍】:见雷伯宗条。
又称阴虚发热。由于阴液损耗,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临床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并且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甲乙即甲日与乙日。甲乙属木,木分阴阳。甲为阳木,内应足少阳胆经,故胆旺于甲日;乙为阴木,内属足厥阴肝经,故肝旺于乙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
元代医药机构名。其职责为:掌管医学教育,考核并选拔医生,校勘名医撰写的文章以及检查鉴定药材等。设提举和副提举,主管该机构。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出清·马之骐《疹科纂要》。即伤寒谷黍,详该条。
见《中药志》。即芥子,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