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面热

猜你喜欢

  • 病蝦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又名肉蜒痈。多因手、足三阳经积热毒盛而成。其证手背或脚背肿大有赤痕如蝦之状,疼痛不已。治宜清热解毒,内服黄连消毒饮,外用食盐、酒糟同炒令香,淬以滚汤,淋洗患处;或嫩桂七钱,生

  • 伤寒失声

    病证名。系指由伤寒邪客于肺系,肺气壅塞所致之失声。《诸病源候论》卷八:“邪客于肺,肺主声,而通于气,今外邪与真气相搏,真气虚而邪气胜,故声为之不通也。”治宜散寒祛邪。若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者可选用九味

  • 冻青树子

    出《濒湖集简方》。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 手痈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该条。

  • 折伤

    病证名。见《折伤薄》。即骨折。详该条。

  • 徐选

    【介绍】:参见徐述条。

  • 张耒

    【生卒】:1046~1106年【介绍】:北宋官吏。字文潜。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善文学,曾从苏辙学,举进士。苏轼称其文,召为太学。元祐初为著作郎,兼史院检讨。集有《治风方》1卷。

  • 阳斑

    证名。斑的类型之一。见《明医指掌·斑疹》。又名阳证发斑。指外感热病发斑,属于实热性者。多由邪热熏灼营血所致。证见斑出红赤如锦纹,发热烦渴,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凉血、轻透斑毒,用化斑汤或用水牛角、玄参、

  • 甘葛

    见《滇南本草》。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 地榆甘草汤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为末,每服五钱,加砂仁末一钱,水煎,分二次服。治结阴便血,腹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