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抱朴子》。即铜绿,详该条。
见《医学入门》卷六。即摩腰膏,见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延胡索之简称,详该条。
①泛指肌表或阳经所发生的病证,反映病变在表。②辨证上,如病者发热而出现恶寒,为发于阳经的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介绍】:见许律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溪黄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秫米之别各,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sT6。出《灵枢·经脉》。别名曲牙,机关、鬼床、齿牙。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附着部,用力咬牙时,当咬肌隆起处是穴。(《针灸甲乙经》)。一说在“耳后坠下三分”(《扁
肾开窍于耳。“耳者,肾之宫也”(《灵枢·五阅五使篇》),“耳为肾之外候”(《医学正传》),故“耳为肾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详耳条。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木通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