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精石

金精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精石

药材名称金精石

拼音Jīn Jīnɡ Shí

别名金晶石

来源为一种片状云母类矿石。全年可采,去杂质。

性状呈不规则的片状,长约2~6厘米,厚约5厘米。全体暗棕色至墨绿棕色,表明光滑,有网状纹理,具金属光泽。质柔软,表面可用指甲划破并留痕迹。断面呈层状,可剥离成薄片,薄片具可塑性,可随意挠屈。灼热后迅速膨胀。无臭,无味。

性味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安神,去翳明目。用于心悸,失眠;外用治角膜云翳。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金精石

药材名称金精石

拼音Jīn Jīnɡ Shí

出处《纲目》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水金云母。采得后,除去泥沙、杂石,挑选纯净的块片。

原形态水金云母,又名:蛭石,猫金。

单斜晶系。晶体常呈薄云母片状。颜色为褐色、黄褐色、金黄色。条痕白色或褐色。光泽珍珠状、金属状或玻璃状,微透明至透明。解理依底面,极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挠性,弹性较差。产于蚀变的含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岩石中,是黑云母和金云母变化的产物。

生境分部产河南、山东、山西、四川等地。

性状为不规则的片状,一般长2~6厘米,厚约5毫米。色金黄、或暗棕色至墨绿棕色。表面光滑,有网状纹理,具金属光泽。质柔软,可用指甲刻划并留浅色痕迹。断面呈层状,无光泽,易剥离成薄层。薄层具可塑性,可随意挠屈,甚易用手撕断。灼热后迅速膨胀。气微,味淡。煅过的金精石表面有黄色无光的斑点,质较脆。以块大、色金黄,质柔软、无杂质者为佳。微溶于盐酸,其溶液呈浅黄色,加10%亚铁氰化钾试液,即变为碧蓝色,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继而变为蓝色。

化学成分含氧化镁14~23%,氧化铁5~17%,氧化亚铁1~3%,氧化硅37~42%,氧化铅10~13%,水8~18%及其它杂质。又北京市售品含大量铁离子,中等量亚铁离子、铅离子、硅酸根离子,小量镁离子、亚锰离子及痕迹量钾离子。

炮制金精石:洗净泥土,研末。煅金精石:取纯净金精石块片,用松柴煅烧一日许,冷后取出。或用纯净金精石块片,加礞石、皮硝拌匀,用炭火烧使之成团,煅至硝尽,其色金黄如镀金,取出。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咸,有小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肾等经。"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去翳明目。"

②《四川中药志》:"镇惊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和夜不安眠。"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金精石

药材名称金精石

拼音Jīn Jīnɡ Shí

英文名Vermiculite

别名水金云母、蛭石、猫金、金星石、金晶石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福建续志》:永春州:金精石似铁磺而松,其色如金,可入眼药,出双髻山等处。

来源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水云母—蛭石族矿物水金云母-水黑去母,或蛭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phlogopite-Hydrobiotite;Vermiculite

采收和储藏:采得后,除去泥沙、杂石,挑选纯净的块片。

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常呈薄云母片状。颜色为褐色、黄褐色、金黄色。条痕白色或褐色。光泽珍珠状、金属状或玻璃状。微透明至透明。解理依底面,极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挠性,弹性较差。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产于蚀变的含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岩石中,是黑云母和金云母变化的产物。

资源分布:产于河南、山东、山西、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片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扁块状,有的呈六角形板状。厚0.2-1.2cm,褐黄色或褐色。表面光滑,有网状纹理。似金属光泽。质软,用指甲可刻划皮痕,切开后,断面呈明显层片状,可层层剥离,薄片光滑,不透明。无弹性,具挠性。气微,味淡。以块大、色金黄、质软、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从无色至浅褐黄色;低正突起;具多色性和吸收性;Ng≈=Nm为浅褐黄色;Np为无色;Ng=Nm>Np;解理完全。干涉色达到Ⅲ级黄,但常受到矿物本身的颜色干扰;近于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二轴晶。正光性。

化学成分金精石的化学组成变化很大,主要有氧化硅(SiO2),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以及水,另外还含有钛、钡、锰、锌等杂质。

鉴别(1)取本品2-3块碎片,置于灼热铁片上,即发生急速膨胀而层裂,有的卷曲,色泽变淡,密度迅速下降,可浮于水面上。(检查蛭石)(2)取本品粗粉0.2g,加稀盐酸5ml,振摇,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1ml,加硫氰酸铵试液2滴,即显血红色。(检查铁盐)②取滤液2ml,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3滴,即生成蓝色沉淀,分离;取上清液,加氯化铵试液6滴,再滴加氨试液,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混浊时为止,再加热近沸立即通入硫化氢至生成沉淀,分离。取上清液加硝酸5滴,煮沸,加氢氧化钠试剂,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分成两份,1份加过量氢氧化钠试剂,沉淀不溶;另1份加碘试液,沉淀转成红棕色。(检查镁盐)③取②项蓝色沉淀,加硝酸8-10滴,加热使溶解,加水6滴,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在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检查铝盐)

炮制金精石:洗净泥土,研末。煅金精石:取纯净金精石块片,用松柴燃烧一日许,冷后取出。或用纯净金精石块片,加礞石、皮硝拌匀,用炭火烧使之成团,煅至硝尽,其色金黄如镀金,取出。

性味寒;咸;有小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止血;镇惊安神;明目去翳。主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吐血;嗽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钱。

注意心气虚,无惊邪者忌用。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拾遗》:去翳明目。

2.《四川中药志》:镇惊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怔忡和夜不安眠。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南瓜瓤

    《中药大辞典》: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复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

  • 大独叶草

    《中药大辞典》:大独叶草药材名称大独叶草拼音Dà Dú Yè Cǎo别名化血丹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独叶草的根、叶。秋冬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羊角拗

    《中药大辞典》:羊角拗药材名称羊角拗拼音Yánɡ Jiǎo Niù别名羊角纽(《本草求原》),羊角藤、倒钓笔、羊角捩(《岭南采药录》),羊角扭、羊角藕(《中国药植志》),断肠草(《

  • 菟葵

    药材名称菟葵拼音Tú Kuí别名莃(《尔雅》),天葵(《本草图经》),棋盘菜(《植物名实图考》),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菟葵的茎叶。夏、秋采收。

  • 丁香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香蓼药材名称丁香蓼拼音Dīnɡ Xiānɡ Liǎo别名水丁香来源为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一年

  • 老蜗生

    《中药大辞典》:老蜗生药材名称老蜗生拼音Lǎo Wō Shēnɡ别名天蓝(《江苏州府志》),黑荚苜蓿、杂花苜蓿(《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贵州草药》),丫雀扭、三三光(江西《草

  • 印度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印度菩提树皮药材名称印度菩提树皮拼音Yìn Dù Pú Tí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桑科植物思维树的树皮。原

  • 水珠草

    药材名称水珠草拼音Shuǐ Zhū Cǎo别名散积血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quadrisulcata (Maxim.)Fra-nch.et Sa

  • 三角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风毛菊药材名称三角叶风毛菊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来源菊科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 (DC.) C. B. Clarke,以根入药

  • 乌榄叶

    《中药大辞典》:乌榄叶药材名称乌榄叶拼音Wū Lǎn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橄榄科植物乌榄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榄"条。性味《陆川本草》:"性温,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