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酒齇鼻

酒齇鼻

病名。出《魏书·王慧龙传》。古名鼻赤,《素问·热论》:“脾热病者,鼻先赤。”又名鼻齇肺风肺风粉刺赤鼻鼻准红赤,俗称酒渣鼻、酒糟鼻。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症见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鼻部油腻,疹起如黍,色赤肿痛,破后出粉白汁,日久皆成白屑。重则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疣。治宜清热凉血宣肺散结。内服凉血四物汤枇杷清肺饮。形成鼻赘时内服通窍活血汤或用手术切割。早期外用颠倒散凉水调搽。亦可用七星针轻刺患处,日一次。

猜你喜欢

  • 频婆果

    出《岭外代答》。为凤眼果之别名,详该条。

  • 瓦参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土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 黄道栌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黄栌,详该条。

  • 子容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详见子阳条。

  • 踏盐生

    即足位分娩。旧时传说产妇分娩时如儿足先下,以盐半分涂儿足心,则其足自收,故名。此说不确,现已废用。详倒产条。

  • 疳病攻眼症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 撮空

    见《中藏经》。又名两手撮空。详该条。

  • 喘满

    证名。指呼吸促急,胸部满闷。多因水饮射肺,脾湿酿痰,痰气壅阻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证治

  • 穿颌风

    病名。多由阳明火毒蕴积,痰毒上冲所致。症见两腮下红肿生核,初在一边,渐延及两腮,并肿溃透入口内者。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散结。用五味消毒饮加白芷、桔梗、乳香、没药等。外吹冰片散。

  • 痛胎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妊娠腹痛者,名痛胎”。《叶氏女科证治》:“妊娠初受妊时,即常患腹痛者,此由热之故,名曰痛胎。一时不能速愈,宜服栀芩汤(山栀、黄芩、当归、玄参、枳壳、苏梗、陈皮、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