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酒糟

酒糟

《中药大辞典》:酒糟

药材名称酒糟

拼音Jiǔ Zāo

别名甜糟(《本草拾遗》),糟(《日华子本草》),红糟(《养生必用方》),酒醅糟、粕(《纲目》)。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米、麦、高梁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

化学成分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所含成分亦异,其仅分离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当量的乙醇,若经蒸吊烧酒后,则乙醇的含量极少。

性味甘辛,温。

①《纲目》:"甘辛,无毒。"

②《本草求原》:"辛,热。"

功能主治温中,消食,散瘀,止痛。治伤折瘀滞疼痛,冻疮,风寒湿痹。

①《本草拾遗》:"主温中冷气,消食杀腥,去草菜毒,润皮肤,调脏腑。"

②《日华子本草》:"罯扑瘀血,浸洗冻疮,敷蛇、蜂叮毒。"

③《纲目》:"能活血行经止痛,故治伤折有功。"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外用:罨敷。

复方①治伤折,恶血不散疼痛:酒糟二斤,糯米半斤。上二味相和,酒煮稀稠得所,取出乘温涂患处,外封裹之,日再易。(《圣济总录》糟米涂方)

②治鹤膝风:酒醅糟四两,肥皂一个(去子),芒硝一两,五味子一两,砂糖一两,姜汁半瓯。研匀,日日涂之。加入烧酒尤妙。(《纲目》)

③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生姜汁、红糟、白盐、猪膏(腊月者佳)。上研烂炒热,擦入皴内,一时虽痛,少顷便皮软皴合,再用即安。(《养生必用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酒糟

药材名称酒糟

拼音Jiǔ Zāo

英文名distiller's grains

别名甜糟、糟、红糟、酒醅糟、粕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纲目》:糯、秫、黍、麦,皆可蒸酿酒醋,熬煎饧饴,化成糟粕。酒糟须用腊月及清明、重阳造者,沥干,入少盐收之,藏物不败。若榨干者无味矣。

来源药材基源:为高梁、大麦、米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ne

采收和储藏:在酒精厂或酒厂中收集。

化学成分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所含成分亦异,其仅分离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当量的乙醇(ethanol),若经蒸吊烧酒后,则乙醇的含量极少。

性味甘;辛;温;无毒

归经胃;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温中散寒。主伤折瘀滞疼痛;冻疮;风寒湿痹;蛇伤;蜂螫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或煎汤,适量。外用:适量,罨敷。

复方①治伤折,恶血不散疼痛:酒糟二斤,糯米半斤。上二味相和,酒煮稀稠得所,取出乘温涂患处,外封裹之,日再易。(《圣济总录》糟米涂方)②治鹤膝风:酒醅糟四两,肥皂一个(去子),芒硝一两,五味子一两,砂糖一两,姜计半瓯。研匀,日日涂之。加入烧酒尤妙。(《纲目》)③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生姜汁、红糟、白盐、猪膏(腊月者佳)。上研烂炒热,擦入皴内,一时虽痛,少顷便皮软皴合,再用即安。(《养生必用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铁破锣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破锣药材名称铁破锣别名土黄连[陕西]、贝茜花、野大救驾来源毛茛科铁破锣属植物铁破锣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 Ulbr.,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去

  • 黑石珠

    药材名称黑石珠拼音Hēi Shí Zhū别名三颗针、刺黄连、鸡脚刺、刺黄芩、刺黄檗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深黑小黑檗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

  • 田螺厣

    《中药大辞典》:田螺厣药材名称田螺厣拼音Tián Luó Yǎ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的厣。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功能主治《本草求原》

  • 榄李树汁

    药材名称榄李树汁拼音Lǎn Lǐ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榄李的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采收和储藏:割树干,取其流出之液汁。原形态

  • 木鳖根

    药材名称木鳖根拼音Mù Biē Gēn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块状根。性味苦微甘,寒。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消肿止痛。复方治痔疮疗毒,无名肿毒,淋巴结炎:木鳖子鲜根或叶,加盐少

  • 梅花

    《中国药典》:梅花药材名称梅花拼音Méi Huā英文名FLOS MUM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

  • 通草

    《中国药典》:通草药材名称通草拼音Tōnɡ Cǎo英文名MEDULLA TETRAPANACIS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

  • 蕨根

    《中药大辞典》:蕨根药材名称蕨根拼音Jué Gēn别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出处《纲目》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秋、冬挖取,洗净,晒干。性味《纲目》:

  • 独角芋

    药材名称独角芋拼音Dú Jiǎo Yù别名红半夏、石芋头、红水芋、红芋头、珍珠莫玉散、五彩芋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花叶杯芋的块茎。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扁

  • 茅栗根

    药材名称茅栗根拼音Máo Lì Gēn出处1.茅栗,《蜀本草》:“《图经》云:茅栗似板栗而细,其树虽小,然叶与诸栗不殊,春生,夏花,秋实,冬枯。今所在有之。”2.《纲目》谓:“栗,小如指顶者为茅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