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呼吸喘急,喉间有痰鸣者。后世多称为哮或痰喘。《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类经》卷十三:“魄汗未藏者,表不固也,四逆而起者,阳内竭也,甚
五官之一。即眼。为视觉器官。眼的生理功能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关系。《灵枢·大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①《松崖医径》方。大黄一两,制枳实、炒神曲各五钱,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三钱,木香、槟榔、泽泻各二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远温开水送下,以利为度。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消
病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漏生于肛门外,隔一寸穿一孔,左右相对……若受辛劳则漏孔出脓。”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内服中九丸、金蚣丸。以解毒膏收功。相当于复杂性肛漏。
古代治疗疔疮的一种方法。见《疡科准绳》卷二。在铁桶内放置烧红的鹅卵石,将醋泼在石上,再使患处覆桶上,四周以衣被盖护,勿令泄气,以患处出汗为度。
即五疳。详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多因产后失血,伤津,阴液不能润肠所致。不宜轻用下法,徒伤元气。治宜润肠通便。方用润肠丸(当归、川芎、白术、熟地、麻仁、苏子、人参、甘草、郁李仁,蜜糖引)或用麻仁
病名。《外科全生集》卷一:“贴骨疽,患在环跳穴,又名缩脚疽。皮色不异,肿硬作痛者是。”证治参见附骨疽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位于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