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郑广文

郑广文

【介绍】:

郑虔条。

猜你喜欢

  • 蜈蚣疔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其形如蜈蚣,亦有头足,发寒热,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宜雄黄定子涂之。”

  • 秋后晚发

    指秋后发作、病势沉重的疟疾。《医宗己任编》卷八:“有一种疟疾,秋后晚发,不论间日一日,热多寒少,或独热无寒,或寒热相半,势沉重者,总当以治感症之法治之。”亦指伏暑。《六因条辨》中卷:“己任编有秋时晚发

  • 冯国镇

    【介绍】:明代医家。河南洛阳人。长于小儿科,九十余岁时,仍很健康。著有《痘疹规要》、《幼幼大全》等书,皆佚。

  • 噤风

    脐风三证之一。又名著噤。以牙关紧闭,口闭不开为主症。《幼科发挥》:“噤风证,牙关紧急,不能吮乳,啼声不出发搐者不治。”参见脐风条。

  • 鬼床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针灸大成》指为颊车穴,今从此说。

  • 水道

    ①经穴名,代号ST2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处(《循经考穴编》)。另说在天枢下五寸(《针灸甲乙经》);天枢下四寸(《针灸聚英》);“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

  • 妊娠小便不利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病因孕后小肠积热,热结膀胱,气化受阻;或脾肺气虚,通调运输失职,不能下输膀胱,以致小便不利。小肠积热者,症见口渴、心烦、尿赤,宜清热利水,方用八正散加减;脾肺气虚者,

  • 棒槌草

    见《中药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 气血两燔

    燔,焚烧;指火盛。温热病气分的热邪未解,而营血分热邪已盛,以致形成气血两燔之证。症见壮热、口渴、烦躁谵妄、斑疹透露,甚或吐血、衄血,舌绛苔黄,脉数等。《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

  • 热极生风

    亦称热盛风动。指温热病的高热期出现壮热、昏迷、筋脉强急、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多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所致。临床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