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郁痰

郁痰

痰证之一。指因七情郁结,肺脾气滞,郁而生痰者。又名结痰顽痰老痰。《症因脉治》卷二:“郁痰即结痰,顽痰。郁痰之症,胸满饱胀,九窍闭,懊憹烦闷,或咽中结核,睡卧不宁,或肠胃不爽,饮食有妨,或气逆不利,倚肩喘息。……郁痰之治,寒郁辛散,香芎二陈汤热郁清解栀连二陈汤肺经郁痰,节斋化痰丸昆布胆星。”《证治汇补·痰症章》:“留于胃脘,多吞酸嘈杂呕吐少食,噎膈嗳气,名曰郁痰。”又猝受惊恐,心虚停痰者称郁痰,症见惊惕心跳,甚则欲厥等。郁痰亦可由火痰郁久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郁痰即火痰郁于心肺间,久则凝滞胸膈,稠粘难咯,多毛焦,咽干口燥咳嗽喘促,色白如枯骨。”此症在《医学入门》称为燥痰。方用节斋化痰丸、抑痰丸霞天膏清火豁痰丸、瓜蒌枳实汤等,参见痰症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地茄子草

    见《分类草药性》。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 翁晋

    【介绍】:明末医生。字自昭。祖籍慈溪(今浙江慈溪),迁居到江苏嘉定。长于医理,崇祯年间(1628~1643年)任太医院判,著有《医宗指要》,已佚。

  • 次大指

    大指与中指间之指,居大指之次,故称。即手第二指,又名食指、次指、大指次指。

  • 绿竹

    出《诗经》。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 经效产宝

    产科著作。又名《产宝》。3卷。唐·昝殷撰于852年。原书共52篇,371方。今存本共41篇,374方。卷上论妊娠期杂病及难产诸疾;卷中、下均论产后诸疾。书中论述病候不多,主要介绍具体病证治疗。所列方药

  • 气郁吐血

    病证名。指气机郁结不舒所致的吐血。《医贯·血症论》:“但郁之一字,不但怒为郁,忧为郁,怒与忧固其一也。若其人素有阴虚火证,外为风寒暑湿所感,皮毛闭塞即为郁。郁则火不得泄,血随火而妄行。郁于经络,则从鼻

  • 癞蛤蟆酥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蟾酥,详该条。

  • 热痰嗽

    病名。①指夏月嗽而发热的疾患。《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夏月嗽而发热者,谓之热痰嗽。小柴胡四两,加石膏一两,知母半两用之。”参见热嗽、伤暑咳嗽条。②指伤热咳嗽。《症因脉治》卷二:“伤热咳嗽,…

  • 少阳脉

    经脉名,即足少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少阳脉,系于外踝之前廉,上出鱼股之外,出□上,出目前。是动则病;心与胁痛,不可以反稷(侧),甚则无膏,足外反,此为阳厥。是少阳脉主治其所产病:□□□头颈痛,胁痛

  • 连文冲

    【介绍】:晚清医家。字聪甫。浙江钱塘人。撰《霍乱审证举要》一书,采集有关书籍,参考西法,阐述各地方土气候及霍乱脉症,并附所用验方及外治、针灸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