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连珠

连珠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咽喉经验秘传》:“乳蛾有双有单,有连珠者。多因酒色郁结而生……,其症生于喉旁,左属心,右属肺。一边生者单,两边生者为双,二日白星上下相连,又如缠袋状者为连珠。单轻双重,连珠尤重。”身发寒热。治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银翘散等加减。

猜你喜欢

  • 交仪

    经穴别名。《备急千金要方》:“女人漏下赤白,月经不调,灸交仪三十壮,穴在内踝上五寸。”《针灸资生经》作蠡沟穴别名。

  • 经行或前或后

    见陈稚泉《妇科心得》。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 阴缩入腹

    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卷五。初生儿六七日后,阴囊收缩入腹,啼哭不止者,多系感受寒邪所致。治宜温经散寒。用硫磺、吴茱萸各五钱,为细末,研大蒜调涂脐下,再以蛇床子,微炒布包熨脐部。

  • 水胀

    ①胀病之一。见《灵枢·五癃津液别篇》。《备急千金要方》:“水胀,胀而四肢面目俱肿。”《金匮翼·胀满统论》:“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治疗初起时宜

  • 生阳

    指五脏病按相生次序而传,得其生气,故名。如肝病传心,为木生火。《素问·阴阳别论》:“肝之心,谓之生阳。”

  • 虚劳盗汗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有阳虚阴损之别。《圣济总录·虚劳盗汗》:“此盖虚劳之人,阳气外虚,风在肌表,腠理虚疏,心气不足故也。不治则荣卫衰损,肌肉消悴,变为羸瘠。治虚劳荣卫不调,夜多盗汗,

  • 热夜啼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称心躁夜啼。多因胎热、惊热、风热等内犯于心所致。其症面红身热,小便赤涩,入夜即烦躁不安,仰目啼哭而多泪,见灯火则烦啼更甚。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

  • 驼经

    见元亨疗马集条。

  • 日华子

    【介绍】:五代药学家。一说宋药学家。姓大、名明,《鄞县志》记载为四明(今浙江鄞县)人,《古今医统》记载为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对药物很有研究,在诸家本草和当代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以药物的寒温、性味、华实

  • 摊缓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又名摊缓风或瘫缓风。指瘫痪轻症。《圣济总录》卷七:“摊则懈惰而不能收摄,缓则弛纵而不能制物。故其证四肢不举,筋脉关节无力,不可枝梧者,谓之摊。其四肢虽能举动,而肢节缓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