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赤膈伤寒

赤膈伤寒

病证名。见《医宗说约》卷之四。风温时毒陷入胸膈,以致胸膈赤肿、热痛,因其由暴寒搏动而发,故名。症见发热胸痛痰嗽气急。若咯浊唾腥臭者,为温毒内陷伤肺,酿成脓胸。初起属实证者,宜表里双解,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若热壅血瘀,郁结成脓,则宜排脓解毒,用桔梗汤(《济生方》:桑白皮桔梗贝母当归、栝蒌仁、黄芪枳壳甘草防己百合苡仁五味子地骨皮知母杏仁、葶苈)加减。

猜你喜欢

  • 伤风吐泻

    病证名。感受风寒而引起的吐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伤风吐泻,身温,乍凉乍热,呵欠烦闷,多睡,口中气粗。”治宜驱散风寒,调和脾胃。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小儿药证直诀》分:①伤风吐泻身热。症见身热多睡,

  • 北庭砂

    出《四声本草》。为硇砂之别名,详该条。

  • 金运临酉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乙为金运,酉为金的正位,中运金与岁支酉同气,故所指即乙酉年为岁会。参岁会条。

  • 夕加

    傍晚时候病情加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

  • 阴虚证

    指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现的病证。出《素问·调经论》。多由真阴虚衰或热病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虚者,水亏也,为亡血、失血,为戴阳,为骨蒸劳热。”症见形体消瘦,骨蒸潮热,盗汗遗泄

  • 瘩背草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犁头草之别名,详该条。

  • 治浊固本丸

    《医学正传》卷六引李东垣方。莲鬚、炒黄连各二两,茯苓、砂仁、益智仁、半夏、炒黄柏各一两,甘草三两,猪苓二两五分。为末,汤浸蒸饼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温酒送下。治湿热流入膀胱,下浊不止。

  • 掖间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 上膈

    《灵枢经》篇名。本篇首论气为上膈之证,故名。内容从气为上膈、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讨论的纲领,着重阐述膈证中属于虫痛的病因、症状和疗法。

  • 喉珠风

    病名。《喉风福》:“此症发于悬雍前上腭,生一红紫泡如珠悬挂,拖入喉间,生痰疼痛,甚至堵塞咽喉,饮食有妨,宜先用极酸好醋,以新笔醮点珠上。”参见喉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