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豹子眼睛果

豹子眼睛果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果

拼音Bào Zi Yǎn Jinɡ Guǒ

别名大罗伞、山豆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纽子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virens Kurz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3m。茎粗壮,除侧生特殊花枝外,无分枝。叶互生,叶柄长约1cm;叶片坚纸质或厚,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长9-17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皱波状或细圆齿,齿间具边缘腺点,背面通常具密腺点,尤以叶缘为多,有时具疏鳞片状物,背面中脉明显,隆起;侧脉15-30对,连成紧靠边缘的边缘脉。复伞房花序或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达30cm;花梗长2.5-3.5mm;萼片长圆状卵形至几圆形,先端钝或圆形,长2.5-3.5mm,具密腺点,里面具微柔毛;花瓣初时白色或淡黄色,以后变粉红色,长6-8mm,卵形至广卵形,先端急尖,具腺点,有时仅里面基部具疏微柔毛;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披针形或近卵形,背部具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或略短,子房球形,具密腺点。果球形,直径7-9mm,红色,具密腺点。花期6-7月,果期10-12月或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700m的山坡密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口糜;风湿热痹;胃痛;小儿疳积;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根药

    药材名称黑根药拼音Hēi Gēn Yào别名威灵仙、草威灵、黑头晕、千里光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舌紫菀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enecioides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

  • 羽叶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叶三七药材名称羽叶三七拼音Yǔ Yè Sān Qī别名竹根三七、扭子七、黄连三七、花叶三七来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羽叶三七Panax bipinnatifidus See

  • 臭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樟药材名称臭樟别名樟木果、朋麻醒[傣]、樟脑树来源樟科樟属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材、树皮四

  • 白土茯苓

    药材名称白土茯苓拼音Bái Tǔ Fú Línɡ别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

  • 巴豆叶

    《中药大辞典》:巴豆叶药材名称巴豆叶拼音Bā Dòu Yè别名双眼龙叶(《岭南采药录》),大叶双眼龙叶(《岭南草药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叶片,植物形态详&

  • 野大豆藤

    《中药大辞典》:野大豆藤药材名称野大豆藤拼音Yě Dà Dòu Té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的茎、叶及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

  • 五指毛桃果

    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果拼音Wú Zhǐ Máo T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裂掌榕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simplicissima Lour.[F.hirta Vahl var

  • 丝瓜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根药材名称丝瓜根拼音Sī Guā Gēn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的根。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鼻炎

  • 蝙蝠葛叶

    药材名称蝙蝠葛叶拼音Biān Fú Gě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nispermum dauricum DC.采收

  • 茜草藤

    药材名称茜草藤拼音Qiàn Cǎo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iacordifolia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切段,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茜草,多年